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保健酒 > 保健酒种类 > 多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山区26县生物科技产

多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山区26县生物科技产

发布时间:2021/8/14 13:17:03   点击数:
临床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4/5488012.html

为推动山区26县加快发展生物科技产业,助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浙江经信局、发展改革局等多部门联合制定了《浙江省山区26县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年)》,内容如下:

浙江省山区26县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年)

山区26县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生物科技产业,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加快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推动山区26县加快发展生物科技产业,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目标要求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内生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山海协同、借力发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山区26县资源禀赋优势,聚焦重点领域,强化区域协同,联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夯实发展基础,激发发展动力,提升发展能力,进一步做大做强生物科技产业,加快推动山区26县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山区26县生物科技产业的创新能力、发展方式、社会效益全面升级,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到年,总产值力争突破亿元,到年超过千亿元。

1.产业质效全面提升。到年,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产品附加值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物科技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浙产道地药材、浙产食药用菌、浙产水干果、高品质林菌林药等生物科技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栽培基地,认定一批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

2.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年,突破一批生物科技应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实施一批高水平生物科技攻关、成果转化项目;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物科技重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创建一批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3.发展方式持续升级。到年,智能化水平显著增强,累计建成10家生物科技领域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打造具有区域带动性的生物科技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林下经济数字化平台,培育30家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品牌、质量、标准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市场认可度高、美誉度好的知名品牌。

4.支撑体系更加健全。到年,生物科技产业集聚平台软硬件能力大幅提升,建设一批生物科技领域特色小镇和小微企业园;生物科技人才引培体系不断完善,通过项目产学研用合作,引聚一批高层次人才。

二、重点发展领域

(一)打造高品质浙产道地药材基地。依托淳安、文成、泰顺、武义、磐安、衢江、江山、开化、天台、仙居、龙泉、庆元、缙云、遂昌、景宁等地生态资源优势,深化中药材特色强镇、道地优势产区培育,推进“浙八味”、新“浙八味”等道地药材生产基地、良种繁育基地等建设升级,加快道地中药材“三品一标”和“三化”基地建设;加强特色中药材以及野生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鼓励林下道地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支持中药材、中药饮片加工“共享车间”试点扩面。

(二)推动医药制造提档升级。依托仙居、天台、三门等地,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推动研发创新型药物,鼓励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依托武义、磐安、庆元、遂昌等地,加快传统中药饮片和提取物创新发展,加强中药经典名方二次开发,鼓励开展中药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活性保持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开发。

(三)开发推广新型健康食品。依托淳安、文成、平阳、武义、磐安、江山、常山、开化、龙游、仙居、莲都、龙泉、云和、庆元、缙云、遂昌、松阳、景宁等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快开发保健饮品、健康食品等新型保健产品。以菌菇类产品、茶产品、山药产品、蜂产品、胡柚食品等为重点,大力推进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围绕药食同源发展,利用铁皮石斛、灵芝、*精、三叶青等特色药材品种,研究开发各类健康安全的药膳、保健酒、保健茶、养生膏方等新产品。

(四)加快装备器械领域转型。基于永嘉、苍南、柯城、江山、龙游、仙居、三门、龙泉、青田、缙云、遂昌等地的生态工业基础,推动中医诊疗装备、妇幼健康装备、保健康复装备、医疗救治设备等装备产品智能化升级,开发融合应用智能康复、眼脑科学、氢分子医学等技术的新型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依托“康养联合体”等建设,鼓励发展康养辅具制造产业;围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主题,开发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智能化运动健身器械;鼓励特种陶瓷、特种纸等领域企业向高值医疗耗材、植(介)入产品等方向延伸发展。

(五)鼓励生物农业创新发展。支持开展生物农药与兽药、生物饲料与肥料、实验动物,以及作物丰产与提质增效等技术领域创新应用。加强名优特产农产品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推动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保存和开发研究。进一步推进林下种植、仿生栽培、稻田养鱼等农林复合模式的创新与应用推广。

(六)探索发展先进生物制造。重点在江山、仙居、莲都等地,推动生物基材料、生物基化学品、新型发酵产品等规模化生产应用。依托淳安、三门、庆元、缙云、遂昌等地,发展基于天然提取物的化妆品特色原料,推动珍珠纤维、蚕丝蛋白、海藻提取物以及灵芝、铁皮石斛、三叶青、白及等应用。依托龙游、龙泉、庆元、遂昌等地,深挖竹木精深加工潜力,积极打造竹炭产品、竹纤维、竹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三、着力推进山区26县生物科技创新发展

(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山区农业生物科技创新机制,创建农业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平台载体。(省科技厅牵头,省农业农村厅配合)支持有条件的山区县生物科技企业参与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指南凝练和项目申报,围绕山区县生物医药领域关键共性、前沿引领技术开展攻关。(省科技厅牵头,省经信厅配合)鼓励省级优质医疗资源向山区县延伸,提升山区县医学科技创新能力。(省科技厅牵头,省卫生健康委配合)

(二)支持实施绿色技术研发应用专项。倾斜支持山区县生物科技企业实施绿色技术研发应用专项,会同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当地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开展生态绿色种植、农产品保鲜及加工物流、工厂化农业等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开发生物新产品、建立中药材活性成份指纹图谱、制订中药材提取加工企业质量标准,建立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等。(省科技厅牵头,省经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配合)

(三)加大科技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推动省级生物科技类产业创新载体建设,加大对磐安中药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仙居甾体药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庆元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义珍稀植物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的指导服务;深化送科技下乡“三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支持省科技特派员带资金、项目、成果深入开展服务。(省科技厅牵头,省经信厅、省农业农村厅配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策支持。立足山区26县独特资源优势,加大对山区26县科技专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平台等的*策倾斜力度,形成*策合力。各地要因地制宜出台有关*策,强化对山区26县生物科技产业的扶持。

(二)强化要素保障。充分发挥省产业基金作用,鼓励山区26县设立由*府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企业化运作的产业基金。加大生物科技领域重大项目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支持力度。完善山区26县生物农业、中药材种植、林下经济等*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强化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防范保障。

(三)加快人才建设。推动山区26县通过股权投资、工作站点、项目合作引进、顾问指导等柔性引才方式,汇聚中高端智力资源。通过校企、院企、订单式培养等多种方式,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实用型人才培育,实现对山区人才定向输送。

(四)营造发展氛围。注重示范引领,及时总结交流山区26县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探索 服务工作机制,加大对山区生物科技领域 企业和代表性企业家的宣传,营造生物科技发展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END/————

联系我们

官方抖音:hzpatents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hongxincc.com/bjjzl/806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冀ICP备202102650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