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内目前仍在生产白酒和绿豆烧酒。窑湾绿豆烧以优质白酒为基酒,佐以红参、桂花、砂仁、杜仲等48余味名贵中药材和冰糖、蜂蜜勾兑而成。其色宛如绿豆汤,故名绿豆烧。窑湾绿豆烧具有白酒之醇烈,果酒之香甜,药酒之功效等特点,有祛湿、舒筋、活血、开胃之功效。
可爱的酒瓶......
白酒作坊:窑湾绿豆烧是用白酒作基酒,再配以各种名贵中药材配制而成的。白酒作坊的窖池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为了发展工业旅游的需要,在原窖池的基础上修建了这座二层车间。
白酒的酿造工艺分为制曲和酸酒两个阶段。
大曲是酿酒的动力,没有好曲就不能酿造出好酒。制曲阶段分为选粮、配比粉碎、制坯、曲坯入房、曲坯发酵几个工序。曲坯发酵对温度湿度的环境要求较严,游客不便进入。游客可以参观的是酸酒阶段,一号池、二号池等池子就是窖池,是白酒的发酵设备,窖池埋在地下,池口与地面齐平,窖龄越长酒质越好。
酸酒阶段分为选料、原料处理、出窖、配料、拌和、蒸酒蒸粮、打量水、摊凉、撒曲、入窖、封窖发酵几个工序。
酒醅及酒糟统称为糟。生产过程中采用经多次循环发酵的酒醅(母糟、老糟)进行配料,人们把这种糟称为“万年糟”。“千年老窖万年糟”这句话,充分说明白酒的质量与窖、糟有着密切关系。
俗话说“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说明白酒蒸馏相当重要。蒸馏的目的,一方面要使成熟酒醅中的酒精成分、香味物质等挥发、浓缩、提取出来;同时,通过蒸馏把杂质排除出去,得到所需的成品酒。
窑湾绿豆烧产于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其前身是明皇宫御酒——“绿酒”,有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朝李时珍任皇宫御医时,用珍贵药材配制宫廷保健酒,酒色棕绿,故称“绿酒”。后来,在历史上也曾有“金箔酒”、“辣*酒”、“墙缝酒”等雅称。窑湾籍海外商人和美、英传教士将“窑湾绿豆烧酒”传入了欧美和东南亚等地,被中外人士称为“中国的白兰地”,专家学者亦称之为“东方的XO”。
窑湾绿豆烧酒始产于清代康熙二年,即年。由当时皇宫后宰门守将马从凯,祖籍窑湾人,将宫庭保健秘方带回家乡酿酒配制而成。窑湾绿豆烧酒在历史上曾有“金泊酒”、“辣*酒”之雅称、倍受雅士的青睐。
窑湾绿豆烧,香醇甜美,久享盛誉,被列为江苏省新沂市地方特产。万茂酒坊是自清朝康熙年间,就在古镇文明遐迩的酒坊,生产一种叫“老瓦缝”的绿酒很畅销,路人有口皆碑,后得乾隆赐名“窑湾绿豆烧”。窑湾绿豆烧产于新沂市窑湾镇,据传乾隆皇帝三下江南两经窑湾,一次偶染小疾,饮此酒后顿觉舒爽,赞不绝口,遂将其定为贡酒。“窑湾绿豆烧”以优质高梁,大小麦等为原料,加入人参、砂仁、杜仲等50余种名贵中药酿成,色如金波,香醇甜美,具有舒筋、活血、开胃、健脾之功效。畅销京沪、宁、杭,远销东南亚各国及港、澳等地。
一组陶塑展示了工人们制酒的过程......
功效作用:窑湾绿豆烧酒具有滋阴补肾,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养颜润肤的药物,酿出的窑湾绿豆烧酒色绿味甜,绵软浓淳,既有绿豆烧酒的口味,又有健身防病的功效,对风湿性神经痛、气血不足、妇科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有 治疗作用。绿豆烧酒内中药有活血去瘀,生肌,解*,消炎,止痛的功效,可治胃肠炎,*病,跌打损伤,要退病,皮肤溃疡,小型火烧饭烫,内服外涂成为家庭常用的万能药。
新沂窑湾绿豆烧既具有白酒的醇烈,果酒的香甜,又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由于绿豆烧中加入了多种中草药,可以抗病*、滋阴补肾、活血化瘀、生肌、解*、消炎、止痛、增强人体免疫力功能,并能养颜润肤。它对祛湿、舒筋、活血、开胃、健脾、补肾有特殊的疗效,对风湿性神经痛、失眠健忘、气血不足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可治胃肠炎、*病、浮肿、跌打损伤、腰腿病、皮肤溃疡、小型火烧饭烫,内服外涂成为家庭常用的万能药。“喝了窑湾绿豆烧,无须看病病自消”,这种饮之有效的中性补酒,得到了医学技术的普遍认可。安徽省中医学院院长陈可望教授研究后认为:饮此酒有百益而无一害。常饮此酒可保健滋补,延年益寿,是一种货真价实的中性大补酒。
据《明史》记载,公元年,医院院判时,为皇帝专门配制了一种药酒,此酒具有清热解*、强身健体、滋阴壮阳之功效。因酒色微绿,时称“绿酒”,深受皇帝的青睐。
明亡之际,御医赵学敏携此酒配方逃出京城,隐居窑湾。年,山东郯城至莒县发生了8.5级大地震,灾民涌至窑湾,瘟疫盛行。赵学敏连同在窑湾隐居的御药师宗柏云等人拿出“绿酒”配方熬制此酒,分给灾民饮用,从而遏制了这场瘟疫。又据《新沂县志》记载,年窑湾遇特大洪灾,赵学敏再次使用“绿酒”遏制了灾后瘟疫的大流行。
年,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途经窑湾,在福建会馆下榻,大学士纪晓岚建议饮用当地特产“绿酒”。乾隆皇帝饮后精神大振,见此酒颜色似绿豆汤,便问:“此酒是绿豆烧的吗?”地方官员忙说:“是,是。”就这样,“绿酒”从此得名为“窑湾绿豆烧”,并作为贡品年年进贡皇宫。
年,时局动乱,绿豆烧酒厂当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国民*骑兵师师长张华棠将*进驻窑湾,除时弊,兴实业,地方经济得以恢复,绿豆烧酒声誉鹊起。后来绿豆烧酒厂以华棠命名厂名,以示答谢,并延续至今。
绿豆烧酒文化展厅共分5个展区,全面介绍窑湾绿豆烧的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位于京杭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的古镇窑湾,窑湾镇三面环水,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素有“*金水道金三角”和“北小上海”之称。窑湾古有“四季时菜迎宾客,苏北水乡胜江南”之美誉,可谓物华之地,鱼米之乡。其历史名酒——窑湾绿豆烧香醇甜美,久享盛誉,被列为江苏八大名酒之一。名为绿豆烧,是乾隆根据酒色命名的,从此“窑湾绿豆烧酒”进入清廷皇宫。
品质特征:窑湾绿豆烧香醇甜美,酒性正和,回味悠长,别有风味。
酿造工艺:窑湾绿豆烧酒基以优质大麦、小麦和豌豆为原料,采用传统作坊酿造成大曲酒,配以红参、当归、杜仲、淡竹叶、虫衣、砂仁、栀子、藏红花等40余味中草药和冰糖、白砂糖,经过入缸静止沉淀,并让酒、药、糖慢慢溶为一体,至一定时间,即成绿豆烧酒。
中草药储藏室:窑湾绿豆烧所需的各种中药材的采购,均为有生产许可证的地道药材,进场验收,不合格的作为废品处理,合格的中药材放入储藏室。
中药要储藏在干燥、低温、阴凉通风的条件下,才能保持其药效、质量和价值。防止出现虫蛀、霉烂、变质、挥发、变味等现象,不仅失去药效,而且服用后还会产生*副作用。
药材配制粉碎坊:依据窑湾绿豆烧原始配方将中药材进行粉碎、配制。配制期间,外人不得入内。
药材熬制勾兑坊:
1.药液煮制:将配好的药材装入布袋,药材和水按比例配比,共同放入锅中熬制2-3小时,把药袋捞出,过滤提取药液。
2.母液配制:药液,冰、白糖按比例配比,放入锅中熬制1小时。
3.配制:将贮存期3年以上的65%vol优质基酒按照窑湾绿豆烧酒工艺要求勾兑,将勾兑好的基酒和配制好的母液按比例配制,降度到窑湾绿豆烧相应度数。
4.过滤:过滤后的酒液清亮透明。
5.入库贮存:过滤后的酒液经品评化验后分级,入库贮存。贮存六个月以上方可出库成装。
勾兑间
窖藏室:人们常说“酒是陈的香”,其意思是说白酒储存的时间越长越醇。配制窑湾绿豆烧的白酒对于储存条件比较挑剔, 是在恒温恒湿的情况下,忽冷忽热的环境都会对酒质造成影响。 的地方是地下室,因为这里有足够的空间,而且温度保持凉爽,阳光照射不到,不会产生改变酒质的物质。储存白酒和绿豆烧的容器 是瓷罐或瓷缸,能够保持酒质的稳定性。将配制好的绿豆烧放入地下窖藏室,静置不低于半年之后灌装出库,再放入成品库待售。窖藏室要求严格的湿度、温度,所以窖藏室平时不允许外人进入。
原料粉碎体验区:大曲是酿酒的动力,没有好曲就不能酿造出好酒,制曲的主要原料为大麦、小麦、豌豆等。浓香型白酒生产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是高粱,要求高粱籽粒饱满、成熟、干净、淀粉含量高。大曲原料和白酒原料都要先进行粉碎。目的是使颗粒淀粉暴露出来,增加原料表面积,有利于淀粉颗粒的吸水膨胀和蒸煮糊化,糖化时增加与酶的接触,为糖化发酵创造良好的条件。粉碎原料的用具就是“碾子”。在影视作品和部分农村地区,我们还能看到这种石器。
碾子,由圆柱形的碾砣和承担碾砣的碾盘组成。碾盘就是用来承托碾磙子的石底盘;碾砣碾盘上滚压谷物的圆柱形石头。
站在二楼眺望美景......
这一展区展示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酒具,简直是太可爱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