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心酸叫”日本老人“
当我老了,就回老家种块地
当我老了,就带着孙子满地跑
当我老了,就写一本回忆录
当每次听到——
莫文蔚和费玉清的《当你老了》,唱苦了多少中国人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当你老了眼眉低垂
灯火昏*不定风吹过来你的消息这就是我心里的歌
当我老了,就。。。。。。
每一个中国人有当我老了的梦想和理解
当我老了,不再喜欢热闹。想要一个小院子,躺在摇椅上摇摇晃晃过一天。院子里,种一些我喜欢的花, 花开四季。养一只猫,太阳出来了,就在院子的摇椅上躺着,看花,安详地晒着太阳。
当我老了,年轮改变的是我的容颜。我的额头会有皱纹,脸上也皱皱巴巴的。头发可能也白了,牙齿可能也掉了几颗,但我肯定依然年轻。依然像孩子一样的天真,比中年时候的我更自在。
这一生是痛苦、是忧伤,是失败还是成功。到老的年纪,是非成败已成空,我的晚年,要更自在地过。
当我老了,我还是选择做个好人,做个慈眉善目的老人。
我一辈子善良,不是因我性格软弱,而是我明白,因果不空,善恶终有报。好人做了大半生,没吃多少亏,反而得到了很多温暖。我选择糊涂,反而心里明白,有些东西争不来,繁华不如平淡生活自如。
当我老了,我还想多走点路,多看几本书。一生没多少爱好,唯独喜欢四处走走,喜欢看看书里的故事。
到我老了,孩子都能照料好自己,我就到处逛逛。年轻时候想去祖国大好河山,一直都没去,老了,还能看清的时候就去吧。
当我老了,我希望自己能够健康一些。
这上了年纪的人大病小病,我可太不喜欢这样了。不喜和药为伴,更不愿成为孩子的负担。人一生上病,脾气也不好。孩子们也不容易,我不要成为胡搅蛮缠,动不动就发脾气的老人。所以,要健健康康的,安安然然的活着。
当我老了,曾经的那些伙伴可一定还要在身边。
相互嫌弃了一辈子,能 到老,都是挚交。还可以约上每天走在夕阳下,相视一笑;约上闲暇时打上几盘麻将,多少年丢不掉的小习惯。约上说说各自的孩子,说说我们的过去,那些一起相伴走过的时光。
当我老了,孤独时、寂寞时,我的孩子,你们记得回来陪我吃吃饭。不要嫌弃我拄着拐杖的样子,不要在意我佝偻着的背。搀着我,扶着我,散散步,聊聊天。
当我老了,还要穿得好看,脸上漂亮。当然和你们年轻人的漂亮不同,干干净净,精精神神就是我们老人的漂亮。我喜欢穿裙子,到时候还穿。你们这些年轻人可别笑话我老太太。
当我老了,老伴也在。吵吵闹闹一辈子,能一起到老不容易。你我都双鬓斑白,我会陪你坐在院子里。
你说你们老头子的新奇事儿,我也和你说说我们小姐妹的私语。说累了,就在院子里躺着睡个午觉,等我们醒来,太阳就下山了。一起回屋,一起做饭。
当我老了,这一生慢下来,静下来,听一听花开的声音,听一听雨落的声音。微微闭眼,眼前闪过的,我的亲人、我的爱人、我的友人,我会微笑。
可是,现实生活种的另外一个国度里,他们老了,在干嘛?我们去看看,也是能从中得到些什么?
1
听说日本社会现在的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加上日本年轻人的二次元文化和宅文化蓬勃发展,使得他们的家庭观念普遍淡漠,传统思想受到冲击,以至于很多日本老人的生活境遇现在变得越来越凄凉。
当在日本真正走街串巷之间亲眼看到许多日本老人的生活现状,真的会感到莫名的辛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暂且撇开家国大事不谈,只说说日本老人作为老人本身,他们到底在日本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呢?
首先就是,日本很多年纪已经非常大的老人依然需要出来工作,反哺社会,最明显的就是他们的出租车。我在日本坐了几次出租车,司机普遍都是年纪很大的老人,几乎见不到年轻人在做。
而这些老人并不是我们一般想象中那样年纪的老人,从他们的行为动作和开车水平来看,应该至少都已经七八十岁高龄了。
好几次我坐出租车,老司机都需要不断地在路边停车,因为每当他要看导航仪时,他就得换一副老花镜,等看好了再换另外一副继续往前开,也真是难为他们了。
但是又不得不说,日本这些老人出来继续工作,虽然有诸多不便,但他们依然非常尽职尽责,你在日本街头见到的每一辆出租车都干净得油光锃亮,连车轱辘都一尘不染。
想想中国,在这样年纪的老人基本上都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了吧?
这是因为一方面,日本文化里的家庭观念没有中国这么强,再另一方面,日本社会现在普遍提倡一种“低欲望”的生活方式,年轻人中想生小孩的欲望都已经越来越淡,所以有能力出来工作的老人就只能出来继续工作,燃烧 一点光和热,否则即便有儿有女,在家也还是孤独寂寞冷。
除了开出租车之外,日本老人也会从事各种各样其他的工作,这是我在大阪城公园里看见的刚刚做完表演的乔装打扮的一位日本老人。
他佝偻着背,衣着鲜艳却一身疲乏地从我身边走过。
日本老人的生活普遍都比较孤独,你在街头看见的老人大多数都是独来独往。
还有可能是饮食习惯的关系,日本的老人身材普遍比较瘦小,你很难看到我们中国经常能看到的那种胖乎乎的老太太,这也使得他们看起来整个人都显得愈发落寞。
当然,日本老人之间会有一定的社交生活,但是你会发现,当老人们聚在一起,他们身边很少会看见年轻人的身影。
想想在中国,如果老人们聚会,至少人手抱着一个娃。另外,如果有条件、有机会的话,儿女陪老人逛街也是很正常和普遍的现象。
另外,中国每年有春节,大家会想尽一切办法都要挤回家跟家里的老人一起过过年,或者,将家里的老人接出去,全家人一起旅个游什么的。
而日本没有这种“必须回家”的节日,我有几个日本的年轻朋友说,他们在大城市里工作,很多人好几年都没回过一次家。
能出来工作,有一定社交生活的日本老人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更凄惨和辛酸的是那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孤寡老人。
有天晚上我好奇进到一家破破烂烂的日本地下影院看了看,因为那里24小时营业,晚上票价非常便宜,只要日元,也就是40多人民币,很多无家可归或者在家太寂寞的老人,就到这里来打发时间。
他们就那样合衣睡在脏兮兮的座椅上,对大荧幕上的任何香艳画面都无动于衷,看着真的还挺可怜的。
目睹日本老人的各种生活现状,我觉得在这方面,似乎还是中国更有“人情味”啊!尽管中国也偶尔会有一些不孝子孙出现,但那毕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中国年轻人对老人的态度还是非常友善和充满人情味的。
所以,如果有机会的话,大家一定要多回家看看家里的老人,毕竟对于他们来说,陪伴,尤其是家人的陪伴,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2
在中国大家都知道中国人一般退休的年龄都在55至六十岁中,退休之后老人们拿着退休金开始享受天伦之乐了,平时打打牌,出去旅游,在我身边有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平均每个月至少出去旅游三次,小编很是羡慕啊!但是在日本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十分严谨的国家,日本人在素质为人出事方面一丝不苟,当你走在日本的街道上你会发现街道整洁干净,对于卫生环境,实在是让人挑不出他们的刺。
在日本,到了退休年龄的老年人依旧坚守工作岗位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当售货员,保安,活跃在各种各样样的行业里的老年人很是平常。当外来的人们来到日本的时候,都能真切感受到这个国家老龄化严峻形势,都会被这里老年人对职业的执着程度触动。
日本人的退休年龄要比中国晚个十年左右,到70岁才可以退休,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退休,一直工作下去。在日本的老人都不喜欢被儿女干涉自己的生活,也不会让儿女赡养自己,因此他们这里的儿女不会给父母养老,这在本地是一种风俗习惯。而后老人也表示自己闲不下,就自己找份自己适合自己的工作,直到做不动为止。
在日本退休之后再次工作的老年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不是为了钱,他们选择重返职场目的在于继续为了梦想,日本社会普遍高度认同这种价值观念。还有一类属于贫穷的老年人,他们在退休后不得不继续打工赚钱。在日本,有时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报道:退休老年人为了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故意盗窃只求能进监狱。这类让人感到悲伤的故事并非个例,如今,老年人的贫困问题正在被日本社会认知。在日本想进入养老院费用也是极高的,对于贫困又不想工作的老人来说监狱是 的选择了。
虽然存在一些贫困老人,但白发苍苍的老人仍是当今日本社会最为富裕的人群之一。以前只要是正式员工,在退休后都会得到企业提供的一笔丰厚的养老金,用以享受晚年生活,曾经有新闻报道过,日本有一半金融资产在老年人手里掌控。而且在日本。年轻人很少来看望自己的父母,老年人也很少帮助子女们照顾孩子。也并不想和儿女有太多交集。更不会为已成年的子女付出太多,更不存在必须为年轻人准备婚房之类的东西。所以很多日本老人不理解中国的老人为什么要照顾孩子,但就是这样造就了日本女人一旦结了婚就成为了家庭主妇。
在日本老年人慢慢成为日本社会“主角”的今天,到处都能感受到日本社会鼓励老年人再就业与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的努力。为日本经济繁荣贡献了一生的老年人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安全、安心地度过晚年的场所,如何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是日本*府乃至整个日本社会需要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其经验教训值得已经步入老龄化的中国加以借鉴。
3
亚洲通讯社边上,有一家居酒屋,面积不大,也就40平米左右,最多可以容纳20人。这家居酒屋有一个特点,晚上是喝酒的,中午是供应工作套餐。我晚上带朋友去喝酒时,才发现,中午的店员和晚上的店员是完全的两拨人,晚上是四位男人在经营,而中午是四位老太太在经营。问了店长,才知道,中午时段是租给这4位老太太做工作套餐的,因为附近公司很多,白领们都要吃饭。
我很好奇,好奇的不只是这一种经营模式,而是这4位老太太怎么会想到承包这一家居酒屋的中午时段呢?一打听,发现这4位老太太中,有2个是姐妹,有1个是邻居,还有1个是小学同学,平均年龄76岁,5年前开始承包这一家居酒屋,做的套菜纯粹是家庭料理——妈妈菜,一份是日元( 5元人民币)。店长是81岁的春子大妈,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想着开店?她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春子大妈的家,就住在东京的赤坂,距离居酒屋走路10分钟。她看上去是特别的眉目清秀。我没有想到,春子大妈还是日本 的御茶水女子大学文学部毕业,毕业以后,她就一直在中学里当国语课教授。10年前,丈夫去世了,孩子也都已经独立,她每天在家里呆着闷得慌,于是想着自己做一点什么事情。有一次到这一家居酒屋里来吃饭,跟店长聊上了天,得知店里中午不营业,于是就提出来承包中午时段做工作餐,店长是满口答应,于是,她就招呼几位小姐妹一起成立了一家有限会社,开始经营这一家店。
四姐妹店从中午11时开始营业,到下午2时关门,一天的营业时间也就3个小时,但是一般情况下,她们都需要在上午9点钟就赶到店里来做各种准备工作,除了周日周六休息,几乎是每次都能看到四姐妹的影子。
前些天,是日本的盂兰盆节,店里休息了5天,四姐妹居然跑到香港、台湾去逗了几天。
像这一种老太太创业的故事,如今在日本是越来越多。
日本经济产业省下属的中小企业厅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年,日本新创业人群中,30%以上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在三十年前,这个数字只有8%。
为什么日本的老年人在退休后,会想到创业呢?
首先是,相比较年轻人,老年人手里的钱更多,日本55岁以上的人大多有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5万元)以上的积蓄。而在60岁退休时,一般都可以拿到万至万日元的一次性退休金。所以,当一个老年人要准备创业的时候,他手里的资金至少有万日元左右,也就是说,大概有万元人民币以上可以用的现金,而不是像年轻人那样,需要借钱创业。
第二,老年人工作经验丰富,人脉比年轻人更广、阅历更丰富、心态更平和。这些优势可以帮助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顺利发展,成功概率更大。
第三,日本人的平均寿命连续20年排名世界 ,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6.8岁,男性的平均寿命为80.5岁。对于一位60岁退休的人来说,理论上至少还可以好好生活20年,这20年中,是每天在家等待末日的到来,还是让自己的第二人生活得更加精彩?许多日本人选择了活到老干到老。所以,我们坐出租车、上居酒屋,哪怕是出入新干线车站,去银行取钱,都可以看到老年人忙碌的身影。
第四,是为了增加收入。在日本,超过50岁的员工薪水很难上涨,60岁时收入开始大幅减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果是一名企业经营者的话,他的工作年限越长,收入就越高。因此,这一个诱惑,也促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投身创业。
但这并不意味着老人们只是为了钱去创业,他们创业还有“非金钱理由”。很多老人出于“希望自己的技能得到发挥”“想利用自由时间做点事”的动机,走上创业之路。投身创业的老人们希望让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作用,并享受有效率、有成就、被尊重的充实的“*金岁月”。
日本*策金融公库的调查显示,50岁以上的创业者面对的“盈利”压力相对不大,近70%的创业者认为“只要能收支平衡就好了”。
家住神奈川县的山本聪夫妇便抱有这样的想法。年,55岁的山本聪申请提前退休,寻找创业地点。当时妻子不理解:“都什么年纪了,还想着创业?”在丈夫的游说下,两人搬到了东北地区的秋田县,在这个盛产稻米和美酒的地方,开了一家融合了餐厅、农舍与菜园的农居,类似于我们中国的农家乐。为了给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他们只接受提前预约,晚餐时间只接待两组客人。
共赢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