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央视一套和成都主流媒体如地铁,高炮,小区,站台出现了大量“凉露”的广告:吃辣喝的酒,凉口、舒胃;碰巧昨天下午公司同事与客户都同时提到这个品牌,作为一个新品牌,开局有如此热度也算是半个成功,来看看它战略的得与失。
“凉露”作为一个吃辣喝的酒,差异化明显,所以话题性也比较强,在其上找了点资料,简单梳理了下:
所属行业:白酒;
品类属性:吃辣喝的酒;
品牌命名:凉露;
产品包装:小瓶装(ML);
产品定价:高端小酒(28元);
源点人群:爱吃辣喝酒年轻一族;
源点渠道:火锅店;
样板市场:成都市;
消费者痛点:吃辣喝酒七怕(怕辣口,怕口干,怕烧胃,怕上头,怕嘌呤,怕跑肚,怕辣菊);
品牌诉求:凉口舒胃(加入了荷叶、菊花、红玫瑰、薄荷、淡竹叶、花椒、葡萄、橘皮等植物成份);
建立信任状:1、央视《舌尖》合作;2、与江南大学联合成立中国首家“餐酒研究中心”;
启动方式:媒体公关+《舌尖》赞助+央视广告+地方媒体;
品牌战略:开创并引领新品类:“吃辣喝的酒”,成为世界上 款为辣味美食研制的酒。
实话说,品牌策划思路还算是清晰的,运用的是经典三大战略中的差异化战略,一看也是高人在操作,手法娴熟,这里有几个亮点:
1、命名:
简单好记,关联产品特性,凉露是符合凉口与舒胃认知的。但致命的弱点是和酒的品类属性不相符。
2、品类定位:
开创了一个新品类“吃辣喝的酒”,偏功能型。与传统白酒主打文化(剑南春的宫廷文化,水井坊的时尚文化,舍得的智慧文化,江小白青春文化等)完全不同,凉口,舒胃,诉求也算明确;
3、定价:
小酒类高端;江小白、歪嘴和小郎酒,价格基本在18元左右,但凉露28元, 高端小酒;并通过关联法则提高溢价并教育消费者,如:牛排配红酒,解腻呈鲜;寿司喝清酒,去腥清口;大闸蟹喝*酒,祛除腥寒;吃辣喝凉露,凉口舒胃。
4、包装:
品牌名“凉露”二字占据着瓶标一半的面积,和竞品形成差异区隔的,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5、诉求:
偏功能性诉求,简单明了,凉口舒胃,吃辣喝的酒;
6、宣传:
选择在糖酒会前后,无论是人群,渠道、市场还是推广,聚焦成都,力度比较大,提升品牌势能,招商意图明显;
但是,其战略的硬伤也非常明显,今天是大竞争下的心智时代,定位是需要符合心智认知,如果违背心智认知,成功是很难的。以上从策划的角度来看是虽然不错,但是,以战略定位的角度来看,作为新品类白酒,出场带有战略致命缺陷的,理由有几个:
1.品类界限不清既然是白酒,白酒 的一个属性是社交,但它的诉求却是功能——凉口舒胃(虽然一直突出火锅场景)。凉口?酒没有凉口的认知,酒都是辣的;舒胃?是保健酒吗?如果保健酒,社交功能会减弱甚至消失,这样会造成消费者在品类认知上的模糊,增加决策成本,从而失去被选择的机会。
2.个体差异与决策
如果是偏功能性,则存在个体差异,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吃辣喝酒七怕,而在社交桌上的白酒基本统一,且大多由意见 来确定喝哪种酒,这时个体需求极难左右群体需要,再一次失去了被选择的机会。
3.白酒认知
喝白酒是用来尽兴解愁,显然凉露现在失去了这块心智认知,而要改变这种几千年来的认知是几乎不可能的,胜算极低。
4.广告诉求混乱
看过凉露品牌广告的或有同样感受,那就是凉露的市场部同志应该是从报纸行业出来的,凉露的很多广告内容就是一份大字报,内容太多,几乎把凉露所有的优势全部呈现出来。切记,做广告宣传:少即是多。
5.样板市场启动
放在世界白酒的老窝成都的不明智的!虽然成都是个白酒与吃辣的高势能市场,但作为样板市场,过早的战略暴露,很容易引起行业 的狙击。我相信郎酒、五粮液、水井坊和沱牌等大佬们都在观察,如果你成功,他们马上推出一款类似小酒疯狂掠夺。如果你失败,则成为他们的小白鼠,所以风险太大。反之放在同样爱吃辣喝酒的重庆或湖南会更好,因为这里白酒企业巨头少,度低,可以先试销,再调整,一旦成熟,奇袭成都。
6.品类战略
凉露通过品类创新,开辟了一个新品类,吃辣喝的酒=凉露。但品类战略的核心是去做大这个品类,目标是主导并代言这个品类。显然凉露没有品类战略概念,缺乏这个战略意识与策略战术,如果“吃辣喝的酒”这个行业品类不做大,凉露是做不大的, 的结果是品类消亡,品牌死亡。
定位,就像衣服的 粒扣子, 粒扣错,下面全错!
战略定位专家:刘仰东
更懂企业的战略定位专家
十余年外企(世界强)及大型企业战略管理经验。
服务过百胜集团、携程旅游、慕思寝具、红星美凯龙、新希望集团、天投集团、帝标家居、罗浮山温泉、双虎家居、升达集团、峨嵋七里坪、太子家居、帝安姆定制等知名企业。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一般性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