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酒当普通酒卖上海法院判令
十倍价款赔偿
保健酒当普通酒卖,买家网购瓶后起诉卖家获十倍赔偿金。
将食材或药材作为原料制作成药酒,不仅口感独特,有些还具有一定保健功效。但保健酒并非普通食品,在生产、销售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需取得保健食品相关生产许可,使用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作原料等。
近日
上海市 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保健酒当普通食品销售引发的网络购物合同纠纷上诉案,二审维持一审关于卖家赔付买家十倍价款赔偿金的判决。
赵某在网络平台上以每瓶15元的价格购买了某酒业公司生产并销售的、获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金樱子酒瓶,共计余元。赵某饮用后发现身体不适,后了解到配料中的金樱子属于中药材,不能随意添加进普通食品中。赵某遂以该酒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为由起诉至法院,请求判决卖家即上述酒业公司退还货款,并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向其支付所购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共计4万余元。
一审中,卖家辩称涉案食品是以新鲜的农产品金樱子为原料加工的普通食品,并非药品,金樱子不属于国家规定的中药材;该款酒没有以保健食品的形式销售,无需取得保健食品生产许可。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定,根据年版的《中国药典》,金樱子属于中药材,因此该款作为普通食品销售的金樱子酒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法院据此判决卖家退还赵某货款并支付十倍赔偿金。卖家不服,向上海一中院提起上诉。
上海一中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年发布的《关于新食品原料、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有关问题的说明》,金樱子属于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用于生产经营,且该款酒在外包装上明确载有具体食用量以及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的字样,此类包装说明也已明显超出普通食品的销售形式。本案卖家即酒业公司将金樱子作为制作原料,以普通食品进行销售,并未取得保健食品的生产许可,不符合食品安全生产相关规定。
上海一中院据此驳回卖家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同时该院指出,酒业公司如需开发金樱子用于生产、销售,应当依据规定,通过相关程序进行申报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