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市场越来越卷的当下,除了大厂之间激烈的价格战,还混入不少“投机取巧”的商家,拿些勾兑酒充当千元好酒,导致白酒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不留神就会被外表华丽的劣质酒骗了。
这期我们就来盘点4种最容易“踩雷”的白酒,帮大家避避雷。
1、药酒虽苦口,但苦口的不一定是药酒
药酒真的是一个很容易踩雷的品类。不少商家就抓住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心理,弄一些“看似放了不少好药材”的假药酒。透过玻璃瓶,确实能看到里面有人参、海马等珍贵药材,但实际上那些都是用劣质酒精作酒基,搭配塑料人参、塑料海马等廉价原料组成的勾兑酒。
即便那些劣质酒喝起来味道很怪,但因为大众对药酒口感的普遍认知就是“苦”,所以很少有人怀疑那些药酒的质量,也就让假药酒赚的盆满钵满。
如果真的需要购买药酒,最好还是找专业人士开药方、泡酒,切勿轻易相信网上卖的什么“珍贵”药酒。
2、金箔配酒是妥妥“智商税”
之前就流行过一阵子“有钱人士吃饭都是配金箔”,而这股“潮流”也衍生出不少“金箔酒”。
首先我们要知道,食用金箔对人体没有益处,而且还影响消化。再者,金箔也不会给白酒带来什么特别之处,反而会影响口感。所以市面上所谓的高贵“金箔酒”,其实就是妥妥的“智商税”。花同样的价钱,完全可以买一瓶货真价实的高端白酒,那才是面子和品质上的双赢。
3、洞藏老酒也就是“毛多”
咱们都知道“白酒的年份越久越香醇”,这句话其实没有问题,但有问题的是那些伪造年份酒的厂家。为了让消费者相信自家产品是“年份老酒”,不少厂家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这其中就包括了“长毛”的洞藏老酒。
先不说这长毛的外包装好不好看,这种包装多少显得有些夸张。而且茅台镇还揭露过这些“洞藏老酒”的真面目——其实就是2周不到的新酒用了夸张的包装。这些酒体的醛类、杂醇油等有害物质均超标,也就是说,这种酒除了包装吸引眼球以外,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
4、白酒中的“谐音梗”
这一品类常出现在饮料领域里,最为大众熟知的就是“雷碧”这种字形相似的假冒产品。在白酒产品中也有类似的假冒产品,他们专门模仿一些名酒的名字,例如:剑南春、茅台这种大众熟悉的品牌。而且这些冒牌产品专门找一些字形相似,读音也一样的字,很容易迷惑消费者。
所以购买高端白酒还是要走正规渠道,切莫贪图小利,容易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伤身又伤财。
如果大家遇到以上4种白酒,那最好还是避而远之。推荐大家多看一些专业评测,寻找适合自己的白酒产品。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白酒,不要轻信私人渠道。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