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保健酒 > 保健酒种类 > 饮酒开车驶不得,这些酒驾误区,早知道

饮酒开车驶不得,这些酒驾误区,早知道

发布时间:2023/4/7 17:14:04   点击数:
北京中科白颠疯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js/

在酒驾入刑的大环境下,“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赞同。但依旧有酒驾的人抱着侥幸心理,相信自己不会是被抓的“非酋”, 以身试法,达到“实践出真知”的效果。就像买彩票的人都以为自己是2块钱就可以中万的锦鲤,侥幸心理可谓是劳民伤财的一把“利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不该有的“酒驾侥幸心理”,说不定你也有过这些错误的认知。

酒后挪车算酒驾,骑摩托车、电动车也不例外

“我就在停车场挪个车,又不去路上开”、“只是在小区开,没关系的”……这像不像外出就餐喝酒后你说过的话?短短几十米,也没有去大马路,应该不会构成酒驾吧?答案是,会的。因为饮酒后会影响驾驶员的判断力、反应力,开车极易发生事故,所以驾驶员饮酒后在道路上有驾驶机动车行为的,并且血液酒精含量达到酒驾标准(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mg/ml,小于等于80mg/ml),均构成酒驾。

另外摩托车、电动车均属于机动车,酒驾处罚与汽车一视同仁;更不要以为节假日就不会有交警叔叔值班,下次出门“自驾”的朋友,喝酒还是要三思。

药酒、保健酒引起的酒精超标也算酒驾

不少司机认为:药酒、保健酒属强身健体类饮品,且酒精度数低,喝了以后开车不属于酒驾。其实不然,饮用任何含有酒精的饮料,包括果酒,一旦饮用过量造成血液酒精含量超标,均可定义为酒驾。虽然你喝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但身体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被酒精“控制”了。酒饮品虽好,可不要贪杯哦,更不要在喝过之后开车!

喝解酒药、喝水、嚼口香糖,终究是交了智商税

平日要应酬,不想忍受醉酒之苦,更不想酒驾被交警抓个正着,群众的呼声催生了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解酒产品。“20分钟解酒”、“喝了可以逃避酒驾检测”,各种明示暗示的广告词,不由得让人心动。但靠解酒药开怀畅饮、逃过检测,属实有点异想天开。解酒药可能会加快血液内酒精分解,但想立即见效,还是很有难度;过度服用还有可能引发副作用,危害人体健康。

还有一些司机认为:多喝水、嚼口香糖等可以降低口腔内酒精含量,以此通过检测。殊不知,呼吸式检测仪是检测来自肺部的空气,酒精含量不会因此而减少;另外还有抽血式检测,一检即知。所以,这样的智商税大家无论如何不能交!

明知司机喝了酒仍乘坐其车,也需担责

一点,就算你不喝酒,也得注意了。在朋友聚会后,为图方便、顾面子搭乘酒驾人的车辆,一旦发生事故,自己也难逃事故责任,这和“酒后出事,酒桌上所有人具有刑事责任”有着同样道理。前不久天津交警在开展夜后检查行动时,就对明知驾驶员饮酒但仍乘坐其车的同车人,依法处以了50元罚款。

知道司机酒驾依然乘车,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也是变相纵容别人酒后开车。所以在自己远离酒驾的同时,也要及时劝阻饮酒人员开车,更不要搭乘“酒驾车辆”。有些义气,该放下就放下,有些“恶语”,该说就得说。

以上就是本期关于酒驾侥幸心理的全部内容,温馨提示下:一旦被发现有酒驾、醉驾行为,不仅要处元以上罚款;更可暂扣、吊销驾驶证;严重时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并追究刑事责任。正确认识酒驾带来的危害和酒驾误区,不做无谓的试探,是爱护自己,也是尊重生命。看完后如果觉得有所收获,记得分享给亲戚朋友,大家一起学习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hongxincc.com/bjjzl/1040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冀ICP备202102650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