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规矩隐藏着我们的民族性格,关心、照顾别人的时候多,考虑自己的时候少。有一句俗语:“喝酒人的心 ,打牌人的心最黑。”就是说,喝酒的人,都希望大家都多喝一点,喝高兴一点。而打牌的人,则希望别人都输一点,自己一个人多赢一点。形象一点的说法,喝酒是提前进入共产主义,大家都喝好;打牌是彻底的资本主义,别人多输,自己一人多赢。
在我们的酒规中,最能体现民族的传统礼仪。请喝酒的主人,必须亲自掺酒,亲自劝酒。而且掺酒时必须将酒杯掺满,酒杯上面呈凸的酒面,方显主人待客的热情和真诚,也就是所谓“酒满敬人”之意。如果给客人倒半杯酒,就会被认为对客人的极大不尊重,那样会影响喝酒的气氛。
当然,喝酒的座次也是很讲究的。长辈或贵客应被请到“上八位”坐的。以前的八仙桌安在农家的堂屋中,正对屋门的靠里的位置,称为“上八位”,这个位置的后面就是主人家的神龛,里面供着主人家的祖宗牌位。所以,这个位置年轻人和辈分较低的人一般是不敢去坐的。当然,现在一般聚餐都用大圆桌,上八位不是很明显。但是,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正对门或窗户的位置,是上位,应该由长辈或贵客去坐。
如果主人没有安排长辈或贵客坐上位,是很失礼的。曾经在酒桌上遇到过这样的事例:春节的时候,主人没有邀请在桌上辈分较高的姑父坐上位,而把一位当老板的侄女婿请到上位坐。弄得那位姑父很难堪,虽然他的年龄比较年轻,但是辈分高点,喝酒时就闷闷不乐,受此影响,后来和这家主人的关系便大打折扣。
倒好酒,主人应先端上酒杯,热情的邀请大家举杯喝酒。客人未端杯而主人先自饮,也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一般是,主人先劝大家三杯酒,然后才由喝酒的人轮流做“酒司令”,给大家倒酒劝酒。主人要力邀每一个喝酒的人做“酒司令”,才显得大方得体。如果没有被邀作酒司令,则说明你在主人心里的位置不重要。这是只能意会不能言说的感觉。
有一句俗语:“主不饮,客不吃,客随主便。”如果主人能喝酒,有些酒量而中途退出的话,也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同样,如果酒司令在敬酒的过程中,不尽力劝酒,显得随意的话,也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并不是非得要喝进去多少,大家看重的是那份热情的气氛。很多人说,喝酒其实就是享受那份气氛。如果主人不倒酒不劝酒,也就失去了喝酒的那份热情的氛围,那谁还有喝酒的心情呢?
三杯酒下肚,说事的才扯上正题,谈心的才掏出知心话。我们在古典小说里经常看到这样的描述:酒过三巡,主人如何如何。古时候喝酒,把桌上的人都喝过一次称为一轮,酒过三巡的意思是酒喝了三轮。比如,同桌的人有六位,那么每个人都喝了一次,就是一轮,也就是“一巡”,这应该是指的是当时饮酒的酒器容量比现在的杯子大得多,不能象现在这样干杯。这是“巡”的最初的意思。
现在有这个延伸的意思,就是每个人必须把杯中的酒喝完了,才叫一巡,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干杯。现在的三巡就是喝完三杯。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说“三杯通大道”、“迟到罚三杯”,应该就是古时“酒过三巡”的延伸。
当然,主人劝酒,并不是要把大家都灌醉。别人劝酒是一种热情的表现,自己喝酒就要看酒量和意志力了。有一定酒量的人,当然可以多喝一点。酒量小一点的人,在别人劝酒的时候,要靠意志力回绝。如果意志力薄弱,则会喝得超出自己的酒量而醉。但是,无论别人怎么劝酒,毕竟酒是自己喝下去的,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就是这个道理。
喝酒过程中,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饭到酒干”。意思是端饭到桌上,表示主人希望结束喝酒环节,不再掺酒敬酒了。不说不喝了,而用端饭表现结束喝酒,这方面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性格。“饭到酒干”与“端茶送客”有异曲同工之处。
点开这个视频,用10分钟去了解一个近年的秘密。
致中和致中和坐落在山清水秀的 风景名胜—千岛湖畔,是我国保健酒行业三巨头之一,也是我国 的五加皮酒生产企业。
保健酒行业中,致中和是 同时拥有“中华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企业。
年(即清乾隆二十八年),安徽大药商朱仰懋以《中庸》中的致中和三字为号,在古建德严州府开设了 家“致中和酒坊”。“致中和”牌五加皮酒色如榴花,香如蕙兰,入口醇厚甘甜,金*挂杯。上贡朝廷,下销百姓,盛销不衰,时至今日,致中和品牌已经延续了两百五十余年,成为了国内保健酒行业的翘楚。
年5月,国内知名A股上市房企宋都集团正式入驻致中和公司,投资近十三亿元,建设占地三百余亩的旅游景区型新保健酒生产基地,并成立了致中和生物健康食品研究院,着力将“致中和”品牌打造成中国植物草本保健酒业的 。
年6月3日,浙江致中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获商务部颁发的第八十张“直销经营许可证”,创新的商业模式将带领企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致中和已蜕变为一家有着管理现代化,运营标准化,品牌国际化的 民族品牌。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致中和聚龍欢迎您!!!
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