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保健酒 > 女性保健酒 > 曝光丨案值高达12亿元这种ldquo

曝光丨案值高达12亿元这种ldquo

发布时间:2019/12/31 20:53:34   点击数:

图片来自网络

nbao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各种宣称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特别是老年消费者的青睐。可是河北承德的李先生,在吃了买回来的“保健食品”后,总感觉心里发慌,身体不适,这是怎么回事呢?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网购“保健食品”老人吃后心慌

李先生今年60多岁,患糖尿病有10多年。有朋友给他介绍一种名叫“仁合胰宝”的保健食品,说具有降糖功能,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李先生上网查询后,在一家电商平台上找到售卖仁合胰宝的网店。

但李先生吃了一段时间后,却感觉身体明显不适。

河北承德消费者李先生表示,吃了以后心里发慌,有点低血糖的感觉。

李先生觉得这个仁合胰宝不大对劲,于是送到承德市食药监部门进行检验。经过检验发现,这款产品中添加了化学药品 双胍, 双胍早期曾用于治疗糖尿病。但医学实践发现,在使用过程中可引发 酸中*,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年11月,国家明令禁止 双胍原料药及其制剂在我国生产、销售和使用。

承德食药监部门立即将这一线索移交给承德警方。警方经过调查发现李先生是从重庆市吴吴食品经营部购买的“保健食品”,吴吴食品经营部负责人程某仅是二级批发商。

给他供货的是河南郑州的张某,他是此案的关键人物。张某交代,年,他发现一种名叫仁合胰宝的保健食品,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于是就从网上买来样品,找到专门做代加工的刘某某仿照生产造起假来。

犯罪嫌疑人张某说,配料根本完全不懂,具体怎么操作生产那一块,没见过也不懂。

在抓捕张某的同时,警方也抓捕了做代加工的刘某某,并查抄其生产窝点。这个所谓的代加工工厂,不仅没有生产保健食品的资质,生产环境也极其简陋,现场没有任何卫生防护措施,完全就是一个造假窝点。

河北省公安厅食药总队熊亮:总的感觉就是四个字——触目惊心,他的生产,把生产设备放在了废弃的一个农舍里面,生产出来的成品包括一些原材料有的就胡乱堆放在厕所、鸡舍这些比较肮脏的地方。

▌“保健食品”造假禁药从何而来?

△“心慌”的保健食品“保健食品”造假牟取暴利

刘某某生产出来的打着保健食品旗号的仁合胰宝,胶囊里装的到底是什么成分?

  

犯罪嫌疑人刘某某:就是西药加稻糠粉,别人给个方法就是按照这个买(原料)就行了。

  

刘某某交代,这些胶囊里装的东西,跟包装盒上标注的中草药没有任何关系,实际上是掺杂了化学药物 双胍的稻糠粉。据警方统计,刘某某加工的产品除了仁合胰宝,还有七草化糖、昆虫胰岛素等32种所谓的保健品。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冒用批准文号,是刘某某造假过程中最惯用的欺骗手法。仁合胰宝就是冒用北京华夏康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年获批的金帝华牌糖舒尔克胶囊的批准文号;五谷化糖标示的卫食健字(),真实身份则是石家庄某糖尿病研究院所属的中唐牌疏糖丹。

  

承德市公安局赵加红:这个五谷化糖,它这些批号都是冒用的。

  

无中生有编造批准文号,是刘某某等人造假的另一手段。像警方查获的这款基因口服胰岛素二代,标注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然而记者登录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官方网站查询时,却根本就找不到这个批准文号。

▌假保健品冒充中草药招摇过市

  

记者注意到,刘某某造假的这些产品,无一例外都宣称是用中草药配制而成。然而据警方查证,所有32个外包装不同的产品,胶囊里的成分却都和仁合胰宝完全一样。

  

承德市公安局食药支队张忠钰:实际上他这里面的成分都是一样的,都是稻糠粉加上西药原料,然后加工成胶囊,然后根据你不同的需求。比如说你需要仁合胰宝,那我就给你装一个仁合胰宝的包装。

  

调查至此,一个以张某为主的制售有*有害保健品案件的利益链条浮出水面:代加工窝点的刘某某接到张某的委托后,将造假成本不足5元/盒的“仁合胰宝”等有*有害保健品,以12元左右的价格卖给张某;张某再以40元左右/盒的批发价,卖给二级经销商程某;而程某拿到货物后,在电商平台上以元/盒的价格,卖给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暴利。

  

在调查中,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由于假冒保健品利润惊人,一些销售人员为了获取 利益,在销售过程中,丝毫不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极力怂恿消费者加大用量。这是张某和一个下线销售人员的网络聊天记录,从对话中可以看出,有消费者服用糖益康后,明显感觉身体不适。张某告诉下线,这是用量过大的缘故,可下线却认为如果用量小了,就卖得少赚钱慢,不肯让消费者减小用量。

  

承德市公安局食药支队徐子飞:他(下线)就给他(张某)回了一句话,那这样的情况下我一个月才卖30粒,这样我这些东西卖给谁去,让人觉得当时特别特别气愤。他们根本就不顾这些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完全就是为了谋取暴利,在做这一行。

▌生产窝点端掉销售环节斩断新疑问又浮出水面

  

端掉生产窝点,斩断销售环节,案件进展到此似乎告一段落,然而新的疑问随之浮现。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早在年11月,我国就已经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 双胍原料药及其制剂。为了查清非法原料药的源头, 地打击保健食品添加违禁药物的乱象,警方决定从刘某某入手,继续展开调查。

  

承德市公安局食药支队支队长陈旭:犯罪嫌疑人交代了他这个西药成分原料,从何而来。这样矛头指向青岛的一个王某。

  

刘某某交代,卖给他原料药的王某,是山东曲阜某化工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警方在锁定王某确实为非法原料药供货商后,立即奔赴山东,将王某和企业老板颜某等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捕。记者在调查中得知,曲阜某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销售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工产品为主的企业,并不具备生产原料药的资质。该企业负责人宣称,他们经营的是精细化工产品,没有涉及原料药。

  

犯罪嫌疑人颜某:经营范围内有精细化工产品,医药中间体,还有植物提取物,我们这一块属于精细化工产品。

  

专业人士介绍,所谓医药中间体,是原料药的前身,也就是制成原料药之前各个阶段的化工产品。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医药中间体不属于药品,因此无需取得药品生产资质,普通化工企业即可生产;而原料药则必须取得相关药品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

  

然而,当警方把从曲阜某化工有限公司查扣的1.3万公斤白色结晶粉末取样送往权威部门检测时,却检出 双胍和二甲双胍成分,被定性为化学药品,而非医药中间体。由于未经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这些产品按假药论处。

  

承德市公安局食药支队副支队长张忠钰:他们以化工品中间体为名,实际销售的是原料药。

  

据警方查证,从年10月至案发,山东曲阜某化工公司负责人颜某组织人员非法生产 双胍、 二甲双胍等国家明令禁止在保健食品中添加的降糖类高纯度原料药,以化工产品或医药中间体名义,非法销售多吨 双胍和30吨二甲双胍,给刘某某等生产有*有害食品或假药的黑工厂、黑作坊。这些原料药再通过非法生产添加到“仁合胰宝”等有*有害保健品当中,销售给程某等二级经销商,进而分销给全国的零售商和消费者。

  

公安部治安局六处处长许成磊:这起案件的侦破,它的重要的意义是在于, 次从源头上把非法制售有*有害食品的上游化工产品的供应厂家给它打掉了,也揭开了一些化工企业以所谓的化工产品、医药中间体等为掩护,向下游的制售有*有害食品的黑作坊和黑工厂提供原料的这种潜规则。

  

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市共抓获与此案有关的犯罪嫌疑人76人,打掉黑窝点19个、黑工厂3个,涉嫌非法经营犯罪的化工厂1个,查扣有*有害保健食品15万盒、西药原料1.3万余公斤,整个案值高达12亿元。

 

据记者了解,保健食品领域日益严重的违法犯罪活动,已经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

  

公安部治安局副局长张佐良:按照(国务院)食安办的统一部署,公安部组织指挥全国公安机关严厉打击食品、保健食品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年7月以来各地共侦破此类犯罪案件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余名,形成了强大的打击声势,有力地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很可能是一步之隔。此案中,不法企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是在生产化工产品,实际上是为生产有*有害食品提供原料。暴露出源头管控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如何从制度上加强监管、规范其经营行为,需要完善相关法律*策、明确部门职责、有效堵塞漏洞。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往期精彩回顾:要闻丨各地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等余案件信息公布









































中科白癜风寒假专家会诊
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hongxincc.com/nxbjj/507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冀ICP备202102650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