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传才战略智库编︱张小熊
并购,一直是推动行业整合,大幅度提高产业集中度最直接最重要的方法,特别是当行业竞争进入胶着状态,市场竞争成本远远超越并购成本前提下,并购就成为龙头企业打败竞争对手不可忽缺的杀手锏。
在白酒深陷结构性调整期(-年),五粮液进行了两次区域性白酒并购,但并购对于五粮液业绩贡献却非常有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局面?
年8月5日,五粮液投资2.55亿元联合和君咨询、邯郸市*府三方共同投资河北永不分梨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永不分梨酒业”)。在新成立的永不分梨酒业中,五粮液出资2.55亿元,占股51%,和君咨询公司出资万元,占股10%,河北永不分梨公司占股32%,邯郸市建设投资公司、临漳县*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占股5%和2%。这起并购是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一起重要并购,引起行业对于五粮液外延式扩张联想。
年7月7日,五粮液发布公告称,五粮液股份公司与北京和君咨询有限公司、信阳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淮滨县楚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投资河南五谷春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五粮液出资2.55亿元,持有约51%股份。由于并购深处中国白酒重度消费市场---河南省,并购同样引起业界对于五粮液扩张模式遐想。
五粮液这两次区域性并购有一些共同特征。其一,保持 控股。两次并购五粮液均出资2.55亿元,并保持占51% 控股权;其二,智业机构参与并购。两次并购,国内 咨询机构和君咨询均参与并购重组,并均以万资金占10%比重,显示了五粮液在产业链共赢想法;其三,当地*府与本土商业资源。与当地*府暨商业构建和谐关系也是五粮液区域并购特点之一。
五粮液对这样两起并购定位并不高,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自身低端酒产能输出,公司也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管理模式输出,更多仍然是依赖本土管理团队力量。时间已经过去6-7年,两起区域性并购对于改善五粮液股份公司业绩作用可谓微乎其微。
白酒并购存在一个比较重要问题,那就是税源地变更。普遍来看,白酒属于税收较高行业,地方*府都不愿意放弃白酒在本地纳税选择,以至于并购发起企业与当地*府在税源地问题上存在较大争议。但对于五粮液所身处浓香型白酒领域,竞争已经白热化,品类性与结构性等并购对于提振公司业绩,改善公司市场预期,意义重大。行业一致认为,五粮液已经到了需要选择并购缩短与贵州茅台之间市场距离关键时刻。
首先,五粮液需要品类性并购。中国白酒拥有12大国标性香型,同时还有一些重要创新性香型,这些香型成为分食消费市场重要要素资源,特别是三大基础香型(浓香/酱香/清香),对于消费市场引领价值巨大。最近几年,面对酱香型白酒风起云涌,五粮液近乎束手无策。为什么?五粮液自身基于品牌兼容性问题不敢或者不愿意在其旗下推出独立酱香型白酒品牌,只能眼睁睁看着酱香型白酒疯涨。面对品类此消彼长,即使是江苏洋河也预埋了贵州贵酒与贵州厚工坊两张酱香型白酒 ,五粮液在酱香型白酒红利面前就显得捉襟见肘,无所适从,缺乏分食酱香型快速成长市场蛋糕以及缺乏阻隔竞争对手武器,显然,五粮液需要思考基于品类价值型并购,对其股份千亿意义重大。
其次,五粮液需要结构性并购。五粮液有自身结构性特点,即在高端酒特别是浓香型白酒高端酒市场拥有强势话语权,已经与贵州茅台形成了高端酒市场双子星座----茅五。但在其他浓香型白酒价格带,五粮液缺乏中流砥柱式核心超级单品。比如,次高端浓香型白酒,剑南春处于 地位;比如,大众酒市场,牛栏山处于百亿规模地位。五粮液需要这种拥有较大体量与较高结构战略性并购,而不是区域性弱势品牌并购。
最近几年,五粮液与很多企业传出过并购“绯闻”。其一,辽宁三沟酒业有限公司。作为东北三省有实力浓香型白酒企业之一,三沟酒业对五粮液还是具备区域市场布局价值;其二,山东古贝春酒业有限公司。作为深处山东与河北交界浓香型白酒企业,其市场基础扎实,市场影响辐射鲁冀乃至于京津冀地区;其三,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枝江酒业是最接近达成实质性并购浓香型大众酒品牌,可惜江苏维维横刀夺爱,使得五粮液出川并购泡汤。而关于五粮液川内并购,包括剑南春、丰谷酒业等则有一点空穴来风,而剑南春与丰谷酒业的确是五粮液 并购对象,但现实却是这两个企业都拥有独立资本市场计划。
客观地说,浓香型白酒是产业链与结构化最完整香型,也是市场竞争最为激烈市场版图,浓香型板块已经形成相对稳定产业结构,并购才是打破浓香平衡有力手段,期待五粮液能够在浓香型领域开启有质量竞争,开创中国白酒竞争新格局。
千亿五粮液系列
历史好文推荐
千亿五粮液17︱五粮液果酒实践与未来
千亿五粮液16︱五粮液保健酒之路
千亿五粮液15︱永福酱酒为什么成为鸡肋?
千亿五粮液14︱运营商品牌未来方向
千亿五粮液13︱渠道品牌战略性价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