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前面的话:如果中国酒业的市场被进口酒大行其道才是国产酒的悲哀,我没有攻击各位做进口酒生意朋友的意图,我只是对国产酒有些失望。我在上一篇《湖北地产酒的春天在哪里?》中已经谈了湖北中小酒企突破的几个大方向:一是被并购,进入大酒企湖北市场矩阵。二是打造特色,成为地方名片。三是打造当地或区域强势价格带、产品矩阵或渠道大单品、单一价格大单品。本篇主要谈谈湖北地产酒其他突破的可能。
佳酿网文/北京与果酒业销售总监陈行*
一、健康、低度的保健养生酒是突破方向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34%,其中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8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22%;规模以上*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9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3.92%;规模以上其他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7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37%。
据《到中国果酒研究报告》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果酒销售额的年增长率为15%,预计年果酒行业规模将超过亿。
略过葡萄酒和啤酒不谈,看看白酒、*酒和其他酒的数据。近年来,白酒的增速基本接近CPI数据,*酒的增速接近10%,其他酒的数据在10%以上。当然*酒和其他酒规模较小,特别是*酒行业集中度高,主要以会稽山、古越龙山、金枫等几大酒企为主,只要几大龙头企业调整好了,整个行业的调整也就基本到位了。
其他酒包括露酒、配制酒(保健养生酒和果酒、预调酒之类),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保健酒将成为老龄人群的刚需。在劲酒的标杆作用下,会有更多资本和企业投入到保健酒领域。
近年来,健康、低度是酒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尤其是*酒和果酒天然健康、低度,与中国日益增加的健康产品市场需求重合,这是酒业的方向,也是湖北地产酒的突破方向之一。当然湖北酒里很少有生产*酒企业,生产米酒的厂家倒是不少,与其在白酒行业里艰难存活,不如在*酒、果酒和保健养生酒市场里乘势而上,风生水起。
二、消费者才是品牌的背书
湖北中小酒企大多产品是山寨大品牌,但实际上,酒体酒质、产品包装和营销创意与大酒厂相差太远。拿苦荞酒来说,目前看到的几十种苦荞酒里,能和毛铺苦荞酒在这几个方面来相提并论的,除了包装还有些可以说道,其他酒体酒质(监利粮酒的还行)、营销创意真没有可比性。尤其是去年八月份后毛铺苦荞产量跟不上并且有意限量的时候,市场几乎空白,居然没有几个厂家抓住机会。
大多酒企传播的信息基本都是厂家历史悠久、品质牛逼、获奖无数、逼格满满的成功人士的情怀和高端人士相聚,不是高大上就是伟正光,实际上对消费者而言没有任何的意义。消费者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产品我需要吗?这个产品是性价比高还是能让我面子增光?所有离开消费者谈营销和传播的行为都纯属自嗨。
湖北中小酒企具有天然的地域特色和身份认同,尤其是在跟本地消费者沟通及传播时,有天然的优势。尤其是湖北县级以下市场,消费者沟通和传播成本低,加之多数大酒企现在的主战场基本在城市圈(县级市区和地级市以上市场),乡镇市场的特点是分散、维护困难、购买频次少、消费能力有限,大酒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