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保健酒 > 保健酒功效 > 酒里加料泡药酒丨涨姿势

酒里加料泡药酒丨涨姿势

发布时间:2022/8/24 18:58:50   点击数:
北京湿疹医院地图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620/9083902.html

很多人喜欢喝酒,有人担心喝酒对身体不好,会想各种办法补救补救,在酒里加各种辅料,成了保健酒,泡着喝。

毕竟平时大家都说枸杞有各种好处,泡进酒里,不就成了保健酒么?

但,真有这么好的事吗?

健康食物泡酒,比如枸杞不靠谱。枸杞是一种「食药同源」的经典食品,在现代营销中被「演绎」出很多功效。作为一种食物,枸杞的营养价值还不错。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A、铁、硒,比较多的蛋白质、钙、锌、钾等等。虽然它们在枸杞中的“含量”挺高,但是一般食用量也就是每天几克至十几克,总摄入量对于人体的需求来说可有可无。泡酒用的那点枸杞,所含有的“功效成分”本来也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能泡到酒中的也就更加不值一提。酒泡枸杞并不能产生任何新的成分,只是把枸杞中的一些成分提取到酒中。其实每天吃点深色蔬菜和水果,完全可以获得同样多的营养,何必单恋枸杞酒考验肝脏呢?

珍贵药材泡酒,比如人参、鹿茸不靠谱。「珍贵药材」泡的「药酒」,在民间有至高的号召力。这些植物中含有各种各样的化学成分,有些比较容易溶出到酒中,在技术上这算是一种「酒精溶液提取」工艺。不过它有没有价值,不在于「泡酒」,而取决于所泡的东西中有没有「功效成分」,以及这些功效成分是否容易溶于酒中。也就是说,「泡酒」本身不产生新的成分,而是药材中一些成分的搬运工。有一点是明确的,既然这些东西属于药材,就应该按照药材的标准来使用,最起码得知道适用于什么人、应该用多少、什么情况下不能吃。

首先,中草药成分往往非常复杂,不少药酒的配制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其次,药酒中含有药物成分,如果对药性、剂量不清楚,不了解配制常识(如违反配方禁忌),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严重的甚至会发生意外。

但这类所谓「食药两用」的补品往往特点是「三不知」——不知作用,不知剂量,不知*性。所以,大家还是不要喝为好,毕竟也不便宜。至于这些传说中的「珍贵药材」有没有大家期望的那些「功效」,只能说:传说很神奇,科学家和商家们很努力,但并没有找到证据。否则,在全世界风靡的应该是各种「药酒」了。

*物泡酒,比如活蝎子、*蛇、鱼胆不仅不靠谱,还有*!蝎子、苦胆之类的东西,传说能够「明目」甚至能「以*攻*」来「解*」。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这类东西本身就有*,而*性并不会被酒所「化解」,也不能去化解另一种*。以鱼胆为例,很多鱼类(鲫鱼、鲤鱼、青鱼、鲢鱼、鳙鱼等)的胆中含有一种叫做「鲤醇 酯钠」的物质,这种物质能破坏细胞内溶酶体与线粒体,导致细胞死亡。很多人吃下鱼胆后会出现剧烈呕吐与腹痛,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果治疗不及时,可以致命。可能有人会说「是药三分*,只要吃得少就没事」。其实,一条比较大的草鱼的鱼胆并不大,看起来分量也很少,但完全足够让一个成年人「有事」了。

月子酒,也是酒不靠谱。不少地方都有喝月子酒的风俗,月子酒被认为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有利于产后恢复以及母乳喂养。据了解,在北方,普遍有月子里喝*酒的习惯。月子酒如(*酒)都是经过煮熟或者煮沸之后,让产妇食用的,像是那些月子水(煮沸的米酒)以及用酒入料的菜肴。但实际月子酒煮沸,并不能消除酒精,月子期间饮用,都导致哺乳期摄入不同程度的酒精。哺乳期摄入酒精,危害多多,一般来讲,酒类或者食物中的酒精,在摄入后30-90分钟在血液和乳汁中达到高峰。乳汁中的酒精度和哺乳期妈妈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一致。而对宝宝来说,只有完全不含酒精的乳汁才是 食粮,才是健康、理想和安全的。如果妈妈哺乳期内长期、大量摄入酒精,对宝宝会有危害。

野生动物泡酒,比如穿山甲不靠谱,且犯法。原因很简单,没有科学证据证实这些「名贵动物」有传说中的功效。退一步讲,即使存在一些若有若无的功效,吃保护动物也是犯法的!为了传说中虚无缥缈的功效,却要冒违法甚至坐牢的风险,这个「副作用」实在太大了吧?

各种水果泡酒,比如杨梅、山楂好喝,可以喝,但不划算。跟前面说的药材泡酒一样,用水果泡酒并不能产生什么「功效成分」。如果想利用它们的「健康成分」,直接吃掉 。当然,泡酒可以让水果中的糖、酸以及其他成分溶出到酒里,改变酒的口感,也算是一种新的「风味酒」。如果你喜欢喝,当然可以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hongxincc.com/bjjgx/1028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冀ICP备202102650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