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具有食补药用价值的植物,人参正是这样的植物之一。有案可寻的我国古人服用人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在《范子计然》中对人参有这样的描述:“人参出上*,状类人形者善”。此后“人参”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
我国最早的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健体”。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中列了个配方,其中含有人参的配方就达21个,占总配方的18.6%,并论述了人参具有“温补、滋润、强壮、强精、保温、增强视力、安定精神”等功用。可见,我国古代医学对于人参的青睐。历史上赞美人参的诗句也比比皆是。而在清代社会,人参不仅发挥着治病养身的药物功能,同时也充当了*治工具。
清朝礼亲王后代昭梿的《啸亭续录》中描述了一位朝臣受到皇室赏赐人参的情形,“得上(皇帝)赐人参票,喜极过望,感激涕零”,不等皇帝回宫,在天桥路边,他就激动地趴在地上“泥首称谢”。因为得到了皇帝赐予的人参票——以人参票去内务府按票提取人参,官员感动得失态,这表明当时满清皇室赐予大臣人参属于浩荡皇恩,不是一般大臣所能享受的待遇。
同治年间的大学士、*机大臣文祥深得皇室的宠信,他多次受到清皇室赏赐人参的恩典。同治四年(年)十月二十八日有一道皇帝谕旨:文祥奏“请假回旗迎养”一折,文祥著赏假三个月,前赴盛京迎养伊母来京。并赏人参六两,即著文祥赍去,以资颐养(《枢垣记略》)。——在咸丰、同治年间,满清正红旗人文祥是个重要人物,文武兼备,“虑事繁难兼顾”,办事能力很强,十分难得,尤其是当时与洋人办理交涉,清皇室非常倚赖他,其地位仅次于恭亲王。这样一位重臣要行“孝心”将年迈的母亲从老家迎接来京养老,皇帝以及作为人母的两宫皇太后,当然极其称赏文祥的孝顺,为表示对文祥和其母亲的关心,让文祥给她带去了皇室高规格礼物“人参”——金银有价,皇家的人参却是无价之宝。这里包含了皇家的深恩,说白了,这有感情的成分在内!
同治八年(年)十月十九日的还有一道皇帝谕旨:*机大臣吏部尚书文祥,病逾匝月,尚未就痊……并赏给人参八两,以资调理。这次是身担满清洋务重任的文祥劳累致病,慈禧太后不仅温言安慰,派御医去为文祥看病,同时也特意以皇帝名义送去了皇家的心意——人参。
多次受到皇室赏赐人参的文祥对于满清皇室忠心尽职,作为三朝重臣,“于国计民生利病所关,及办理中外交涉事件,无不尽心筹画,实为股肱心膂之臣”(《清史列传》),他对晚清朝*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其实,翻检清代史料,如翁同龢、张之洞等,很多深得朝廷倚赖重用的满汉大臣都受到过宫廷赏赐的人参。可见,在清廷的治国理*中,人参成为当时皇家笼络大臣的一张“温情牌”。
文章来源:贵州茅台集团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招商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