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收时,45岁的王先生每天都很忙碌,最近食欲大增,每顿饭都要吃三碗米饭,喝水量和排尿量增加,但体重却下降了几十斤,总以为是太劳累造成的。
前几天,王先生秋收时被野生蚂蚁叮咬,伤口持续时间没有好转,以至于伤口疼痛的不敢走路。由于担心而就医检查,结果被诊断为二型糖尿病,医生推荐王先生服用二甲双胍。
王先生在用药时急于求成而大量服用二甲双胍,用药2个小时后就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拉肚子、全身乏力等,三个小时后血压急剧下降、神志不清等,立即拨打急救,结果被诊断为乳酸性酸中*,跟大量服用二甲双胍有关。经过医生的全力以赴,在重症监护室抢救5天才脱离危险。这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必须科学用药。
常见的错误用药有哪些?
1、躺在床上用药
有些病人躺在床上用药,这样会让药物在食道壁上粘附,降低药物疗效,也会刺激食道,轻则造成咳嗽,重则诱发局部炎症或损害食道壁。正确的用药方法是坐着或站着,尤其是服用降压药物时应坐着,防止因体位性低血压而晕倒。
2、随意一日三餐用药
药物一日三次是指隔8个小时用药一次,这样能维持血液中药物浓度,发挥药物作用。若三次用药集中在白天,可升高血液中药物浓度,反而影响病情治疗。
3、多种药物联合用
服用药物的种类越多,带来的副作用就越大,因此非必要情况下不能联合用药。举例子来说,避孕药跟抗结核药或防溢血的药物不能联合用,可减弱避孕药疗效,从而导致避孕失败;治疗心脏病的药不能跟甘草药同用。
4、糖浆对着瓶口喝
喝糖浆或合剂有些病人直接对着瓶口喝,这样会污染药液,易造成药液变质;同时也难以把握好用药量,用药量不足发挥不了药效,用药量太大可增加副作用。
5、喝太多水
用药后不能喝太多水,以免稀释胃酸,影响药物溶解和吸收,通常固体药搭配毫升温水即可。服用止咳糖浆后5~10分钟内不能喝水,此类药附着在咽部黏膜而生成薄膜,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咳嗽。
6、用药后立即运动
用药后需足够的时间被肠胃溶解和吸收,发挥药物作用,这个过程中需血液参与其中。用药后立即运动会使得太多血液流向四肢,流向胃肠道的血液减少,从而降低药物疗效。
科学用药需知几点知识
是药三分*,在用药方面需慎重,即使普通的感冒药也是如此,不可擅自联合用多类感冒药,以免让对乙酰氨基酚超标,伤害肝脏和肾脏,甚至导致肝衰竭。
现在越来越多人通过补充维生素来预防各种疾病和癌症,虽然维生素有益于机体健康,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补充维生素,是否要补充、补充多少,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的。因此,不能随意乱补,以免造成维生素中*。而且许多研究显示,补充营养素是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几率。
很多人都知道,头孢+酒=*药组合,但其实许多药物在服用期间是不能饮酒的,例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等。同时拒绝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以免出现耐药性和依赖性。
长医院做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以便于及早发现药物副作用。
家医君寄语
王先生的事情绝不是个例,希望大家都能学习服药知识,纠正一些服药的错误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效用,且避免发生服药意外。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金秋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