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营销上,我们习惯于挖掘自以为是的卖点,设计企业自己以为的定位,却从来不会去研究和发现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是什么,而这“未被满足”的需求就是消费者的集体痛点。然后把产品设计成镇痛的良药,消费者一旦感觉疼痛,你的产品就是 。
挖掘自己的产品卖点是从企业自身出发的思考,也是理性的营销策略,所以影响力非常微弱;研究和发现消费者的痛点,然后去给以止疼,却是一种消费者导向的思考,同时也是一种感性的营销策略,消费者容易被你影响,销售也容易成功。
随着我的多篇矿泉水品牌营销观点文章,和两个原创的矿泉水品牌策划案的案例发布,找我的矿泉水企业越来越多,还没有谈几句,对方就迫不急待地告诉我,他们的水质有多么多么的好,里面的矿物质有什么什么,对人的身体又有多么的好处,不少人甚至因此而治疗了各种慢性病,并获得了长寿等。
我越听越不耐烦,并告诉对方,不要说你的水有多么多么好,告诉我,找我是想解决什么难题。对方总以为,像这么优质的矿泉水,应该是很多人抢着要的,不应该卖不好。是啊,我们的逻辑思维害了我们的矿泉水企业:好水应该好卖!
但事实却让我们很多头脑发热,思维却非常传统的矿泉水企业老板们遭遇了残酷的现实:无论你的水多么多么好,消费者就是那么傻,情愿买一元两元一瓶的康师傅和娃哈哈的水,也不买他们认为水质很好,拥有多种矿物质和弱碱性的水。好水卖不好!自来水还是用量 !
矿泉水消费者的痛点在哪里?如何让一瓶矿泉水成为消费者的镇痛良药非买不可?那就要找到消费者的集体痛点:譬如尊重。现在中国人内心空虚,喜欢用 品和钱来赢得尊重,他们知道这太土豪,未必真的会赢得尊重——这就是痛点!
他们会寻找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产品,企业就要把自己的矿泉水定义成什么,使得他喝其它矿泉水就会被嘲笑或轻视,而喝你的矿泉水却会被认定为值得尊敬的人。这样大部分消费者就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喝其它水,反而会拿着你的矿泉水瓶来证明,他是“这类人”,因为,你的产品已经正式被消费者认定为镇痛良药!
有些话我已经说了无数遍,当你一直在理性地诉诸水源水质的时候,你的品牌就永远不会做大!什么原因?很简单,消费者不是水质专家,他们无法判断究竟哪里的水质好?什么样的矿物质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再说,消费者根本不是为了水里的矿物质和营养而买水喝,消费者购买一瓶水或者一桶水,是为了解渴而不是为了身体保健!在机场,有那么多的矿泉水品牌,但大量的旅客还是到免费供水处,用一次性杯子接纯净水喝,有的拿自己的水杯水壶在这里灌水喝。
很多企业,自以为水质好,就把矿泉水当成保健品一样营销,甚至干脆直接诉诸水源和矿物质,这跟保健酒行业集体诉诸中药药材名称是同一个误区,从来不诉求酒质量的白酒行业为什么会有上万亿的市场?而诉诸强大保健功能的保健酒才区区百亿?
我早就说过,任何理性的营销诉求都不会成就一个伟大的品牌,包括被定为*们吹捧得不要不要的某凉茶品牌的“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不是一句永恒的金句,品牌如果一直停留在理性的物质层诉求,就永远无法让我们的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真正情感,如果凉茶行业诞生一个有族群和性格特征的品牌,王老吉就危险了。
上一篇文章我提出了感性营销,也指出了为什么理性诉求不如感性诉求?因为企业营销一理性,我们的消费者也会对你的产品和品牌保持理性态度,他们就会对你的诉求产生怀疑,对你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进行挑剔,并且,他们一般会在实在需要并别无选择的时候才会购买你的产品。
感性营销为什么具有如此魅力?很简单,因为我们的生活本身就很乏味,我们潜意识中一直在追求新奇特,所以我们要看影视,要看综艺追明星,要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