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保健酒 > 保健酒加工 > 年医药制造行业调研报告系列七中药

年医药制造行业调研报告系列七中药

发布时间:2020/11/12 2:59:48   点击数:
摘要

中药作为中国特色,几乎没有海外对标标,主要是立足于国内市场,依赖稀缺药品及品牌经营。*策对中药饮片及中药配方颗粒支持力度较大,试点行业放开后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但中成药处方药形势不容乐观,未来疗效确切的中成药才具备竞争力。

从生物药专利的期限角度分析,-年多个重磅生物药会失去专利保护,这段时间会是生物类似药发展的*金时期,生物类似药一般通过降价的手段抢占市场,原研药厂家会采取取措施防御生物类似药对销售额的侵蚀,拖慢替代进程。国产单抗上市打破了进口单抗的垄断地位,国产抗体正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年国产抗TNF-α类抗体要市场份额已经占到70%,产业*策扶持和医保加速覆盖推动单抗市场迅速发展。由于生物药品生产流程复杂难以仿制,受带量采购*策的冲击较小。

一、中药调研观点

1、中药几乎无海外对标标准,主要是立足于国内市场,依赖稀缺药品及品牌经营。中药作为中国特色,几乎没有海外对标标的,主要依赖于经验积累及品牌打造,中药要发展壮大,需要立足国内市场,练好内功。品牌中药消费属性较为明显,基本不受医保控费降价影响,长期具有提价预期,如片仔癀由于原材料天然麝香长期供不应求,在-年十年间出厂价提价9次。

2、中药饮片及中药配方颗粒*策支持力度较大,试点行业放开后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近几年国家大力鼓励中药饮片行业发展,为确保中药饮片终端定价灵活从而维护合理的利润空间,提出中药饮片不纳入集中采购*策,医院医院加大中药饮片的使用,提出中药不取消加成(年9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但不包括中药饮片)、不计入药占比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当前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管理,也享有不取消加成、不计入药占比及不纳入集中采购等*策红利。当前中药配方颗粒使用仍医院,配方颗粒占饮片的比例仍然较低。医院约2.9万家,具备开具中药处方资格的医疗单位约90多万家,但获批可使用中医院目前仅约数千家,若使用端放开,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市场将会扩大。

3、中成药处方药形势不容乐观,未来疗效确切的中成药才具备竞争力。在医保控费态势下,无效中成药成为辅助用药成为重点打击对象,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有效成分分析问题难以解决,也受到*策和医保的严格打压,加之此前招标限价、二次议价、单独谈判及反商业贿赂持续影响,中成药自13年下半年后收入增速持续下滑,年增速略有回升,但仍低于医药行业平均增速;由于受中药材价格波动影响,年利润增速下滑。总体而言,中药处方药的*金时代已随医保大扩张时期的结束远去,未来更多的竞争落脚点在于确切的疗效验证和更加合理的价格体系。

4、消费属性的品牌类或资源类中药市场广阔。随着消费者健康保健意识增强、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药食同源概念的深入,近年来我国保健品市场发展迅猛。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年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超亿元,其中中药类保健品约达亿元。随着中成药受集中采购、招标降价等压力,具有自主定价权的消费属性中药将是未来看点,特别是掌握上游资源的优质品种,定价优势更加明显。

二、生物制药调研观点

1、全球重磅生物药面临专利悬崖,生物类似药将抢占市场,一般 上市生物药首5年平均市场份额超40%。从生物药专利的期限角度分析,-年多个重磅生物药会失去专利保护,这段时间会是生物类似药发展的*金时期。欧洲的生物类似药起步较早,在欧洲生物药市场上, 上市生物类似药能够凭借巨大的先发优势。根据医药魔方统计, 上市生物类似药在该类生物药的整个市场(包括原研药和所有生物类似药)市场份额平均为44.1%。欧洲市场 上市生物类似药对原研药的替代大概分为两个阶段:指数增长期和稳定期。在上市的前5年, 生物类似药市场份额呈指数型增长趋势,平均5年替代率超过40%。其中,替代速度最快的时间为第四年,市场份额增加18.5%。五年之后进入稳定期, 生物类似药市场地位基本稳定,市场份额变得平稳。平均而言 生物类似药在这一阶段占据43%左右的市场份额。

2、生物类似药通过降价的手段抢占市场,原研药厂家会采取取措施防御生物类似药对销售额的侵蚀,拖慢替代进程。根据IMS[1]统计,生物类似药进入市场后能使整体(包括原研药和生物类似药)平均销售价格下降10%-40%,随着进入市场的生物类似药个数增加,降价幅度越大,与此同时,幅度越大的降价更有利于生物类似药抢占原研市场份额,从而加快生物类似药对原研药的替代。原研药公司并不会坐以待毙,通常原研药厂家主要利用延长保护期、授权品牌生物类似药参与竞争等措施来阻止生物类似药上市,医院签订捆绑销售协议等限制生物类似药市场拓展,以及采取原创策略,开发原研药的新适应症来获得新市场的独占权等。

[1]IMS是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简称,是全球 的为医药健康产业提供专业信息和战略咨询服务的公司。

3、生物药品生产流程复杂难以仿制,受带量采购*策的冲击较小。生物药与化药的生产工艺存在极大差异,前者的生产流程更复杂,生产过程中需要调控的参数更多,也更难控制,导致生物药的仿制难度较高,很难像化学药物一样成为众多企业争相生产的标准化产品,失去了一致性评价的基础,中短期内生物药仍属于*策免疫品种,该领域内发生类似“带量采购”性质事件的可能性不大。

4、医疗需求自费支付部分独立于医保支付范围之外,属于*策免疫区,高端疫苗增长空间较大。医疗需求自费支付的部分独立于医保支付范围之外,故而基本不受“带量采购”等*策的影响,属于*策免疫的领域。随着经济增长,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上升,提升了医疗自费支付部分的潜力,另一方面人们的医疗理念正在变化,由原来的疾病诊治逐步转变成预防、诊断、治疗、愈后监控相结合,尤其强调疾病的预防,直接推动了疫苗等产业的发展。我国的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两大类。一类疫苗由*府付费,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弱,因此价格普遍较低,利润空间较小,而二类疫苗由市场定价,利润空间要大得多。国内重磅二类疫苗的上市时间相对偏晚,目前渗透率还很低,存在较大的增量空间。

5、国产单抗[2]上市打破了进口单抗的垄断地位,产业*策扶持和医保加速覆盖推动单抗市场迅速发展。生物药的主要种类包括细胞因子、酶、疫苗和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等,其中单抗药物的销售额 ,在全球药品销售前十大药品中,有六款是单抗,其中销售额 的阿达木单抗(商品名“修乐美”)全球销售额为亿美元,刷新药物销售史。根据年发表的《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中国的癌症发病人数约为.9万人/年,癌症治疗支出达到.9亿元,目前肿瘤治疗方案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与主流的化疗药物相比,单抗具有明确针对抗原靶点,选择性高于化学药物,药效优于传统药物,并且单抗具有结构复杂难以仿制,量产难度高等特点,参与研发者少,市场格局较好,定价水平优于传统化学仿制药。中国市场单抗药物起步较晚,单抗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医保覆盖和医患教育不足,导致单抗药物市场规模较小。近年医药*策制定中,抗体药物始终是国家重点发展方向,科技部、工信部和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提升抗体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另一方面,国产单抗药物未来几年将陆续获批上市,打破进口单抗的垄断地位,单抗价格下降后能负担单抗治疗人群扩大,从而为谈判进医保创造了条件。国产抗体正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年国产抗TNF-α类抗体要市场份额已经占到70%,国产首家君实生物的PD-1定价仅为进口产品的1/3,国家产业*策扶持和医保加速覆盖推动单抗市场迅速发展。

[2]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多用于治疗肿瘤及自身免疫病,与主流的化疗药物对比,单抗药物体现特异性高、杀伤力高和副作用小的优点,并且机制相对明确。

陌上花开

诸君可缓缓归矣…

风评之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hongxincc.com/bjjjgo/577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冀ICP备202102650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