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保健酒 > 保健酒加工 > 益生菌功能食品必将是未来保健食品行业的后

益生菌功能食品必将是未来保健食品行业的后

发布时间:2018/3/27 23:49:33   点击数:

作者:杜灵广

单位:郑州金百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益生菌功能食品由于其安全有效且价格适中,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我国年仅 菌类饮品消费总产值已达79.5亿元,年底将超过亿元,与年的6.3亿元相比,10年间增长了12.6倍。根据年互联网销售数据及往年增幅估算,年国内全网益生菌销额将增加60%,未来3年内仅互联网益生菌类目保健食品销额将达10亿左右。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益生菌行业还存在良莠不齐、基础研究薄弱、标准不统一、盲目崇洋媚外、重炒作轻研发等倾向,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益生菌行业特点分析

据中国食品网统计,我国年仅 菌类饮品总产值已达79.5亿元,与年的6.3亿元相比,10年间增长了12.6倍,相较于全球益生菌产品5%的平均增速,国内 菌类食品增速10年一直维持在15%—18%的增速,确实令人惊叹。目前亚太市场已占全球益生菌消费市场的45%,并且呈快速增长之势。

为什么益生菌食品近年来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呢?本人认为,一是与益生菌的功效特性和研究开发有关,二是与国家倡导的全民健康的发展目标有关。

1、益生菌效果肯定。中国微生态学奠基人之一的康白教授上世纪八九年代就指出,“益生菌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未病保健”,并以人体 量的优势菌群双歧杆菌为例,总结出了益生菌的“十大益生保健功效”。凡使用过正规厂家的益生菌产品用户,对其益生效果都是不容置疑的;

2、益生菌使用安全。以 菌、双歧杆菌为代表的益生菌产品,由于来源于健康人体肠道,最终又随着排泄物回归大自然继续发挥益生作用,使用过程中除了正向作用外不会产生*副作用,这也是到目前为止任何中西药物都无法比拟的。这种特性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特定期(如怀孕期、哺乳期、更年期)的女性和某些功能退化的中老年的亚健康状态尤其适用;

3、益生菌作用广泛。益生菌是活性微生物,一般到达肠道二十分钟后,即以对数速度快速增殖,除了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腹泻、腹胀、便秘、肠道恶臭外,其产生的丰富的代谢产物,如 酸、多种维生素、消化酶、免疫因子、短链脂肪酸等对人体也具有广泛的益生作用,这是其他单一食品营养元素所不具备的;

4、益生菌单品价格适中,能满足一般消费者保健需求。

近年来国家大健康战略的引导。以习主席为代表的*中央,为进一步落实“两个一百年”中国梦国民健康的民生工程,年10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到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到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均预期寿命较目前再增加约3岁,达到79岁,到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全周期的健康保障体系又是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健康中国的中长期具体产业目标是:到年,健康服务产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到年达到16万亿。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的健康产业将成为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之一,“后抗生素”时代来临的标志,就是“治未病”的微生态产品全面走向健康保健的前台成为必然。无论从国内或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健康产业都是朝阳产业,资本永远是逐利的,面对几十万亿的朝阳产业大蛋糕,庞大国际国内资本谁不动心投资健康产业呢?

益生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由于益生菌与健康、营养、饮食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食品生产者也热衷于开发这样提升产品价值的食品。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预计在接下来几年会迅猛增长,包含有功能性益生菌的食品与饮料消费正成为全球的一项趋势。

事实上,目前益生菌食品已经拥有全球 的功能性食品市场份额。据中国产业洞察网Insight《-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益生菌的产值已占据了全世界功能性食品市场的65%,而且这一比例数值仍在不断增长。在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改善胃肠道功能的益生菌、益生元类食品同样占据了功能性食品 的部分。

在年全球亿美元的益生菌产品市场份额中,80%左右为益生菌发酵乳制成品,我国也不例外。据乳业专家王丁棉介绍,目前各大乳企已纷纷推出相关产品,其中在婴幼儿奶粉使用益生菌的厂家包括合生元、美赞臣、雅士利、飞鹤、贝因美、圣元、生命阳光、多美滋、伊利、雀巢、雅培、明治、味全等。

在今年5月刚刚结束的呼和浩特“第十二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邵薇预测指出,我国益生菌市场发展前景巨大,年产业规模将会接近亿元。市场需求的大幅增加亦催动着益生菌产品的日趋多元化,益生菌除了被应用于 菌饮料、酸奶、泡菜之外,在保健食品和休闲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中也将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年互联网销售数据及往年增幅估算,年国内全网益生菌销额将增加60%,未来3年内仅互联网益生菌类目销额将达10亿左右。尽管此数据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但从网络平台的销售情况,对判断全行业趋势,仍有一定实际意义。

从有代表性的母婴类益生菌产品近年来的网销统计来看,销售额亦呈快速增长的井喷之势。

益生菌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在益生 菌研究开发方面基础研究不够,大部分企业系统研究又感力不从心,这便造成急功近利和所谓的拿来主义出现,它将会严重阻碍我国益生 菌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长远利益。

2、我国缺乏专业化的 菌资源库及可以持续利用的 菌资源。尽管国内一些大的研究单位都各自保藏了一些 菌菌种,但大多对其遗传特性还不了解,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菌菌种资源库。比如目前中国*府批准运用于婴幼儿食品的益生菌菌株有6种,全部来源于国外。益生菌菌种的多元化和菌株的本土化,是中国益生菌行业亟待解决的产业技术发展瓶颈。

3、“月亮还是外国的圆,中国人缺乏中国菌”。目前在国内益生菌产品中大部分采用的还是来自国外的菌种。从网络上销售的益生菌产品来看,洋品牌竟然占据了73%的市场份额。我们要从生物学角度考虑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不同人群的特性,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外的益生菌菌种在中国人种上应用的人体实验研究报告。

4、研究手段相对落后。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我国益生 菌研究开发上应用的非常少,特别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芯片技术、生物信息学等,其结果是研究的成果没有足够的理论深度和说服力,很难造就一个像国外大企业所拥有的益生 菌自主品牌和产品。

5、国内企业和国家层面的研究单位缺乏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合作机制。大部分企业对基础研究目前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研发的产品技术含量非常低,市场寿命也就自然非常短。

6、益生菌产品标准打架。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系统地研究和制定益生菌和益生菌发酵乳制品标准。在益生菌发酵乳制品方面,对所含益生菌活菌数以及在货架期益生菌存活数也没有进行严格限定,导致益生菌及制品市场异常混乱。

7、行业发展良莠不齐,部分企业有过度炒作概念之嫌。由于近十年来国内一批益生菌企业,扎扎实实在基础理论和宣传推广方面做了持续的推进,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应看到,许多小散企业,打着益生菌固体饮料的旗号,动辄声称含有数百亿上千亿活菌产品,使用运输贮存方法不规范,完全在炒作益生菌概念,目的是在益生菌兴起的盛宴中抢一杯羹。我们担心,如果不规范,这样几年下去势必会把益生菌这个好端端的行业整垮掉。

8、完整系统的益生菌科普知识有待普及。益生菌虽然作用广泛,效果可靠,但千万不要把它当做“药”来看待。因此希望专家们多出来作些完整的、系统的科普工作,“以示正听”。

(由本平台整理编辑)

营养新视角

长按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白癜风初期是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hongxincc.com/bjjjgo/228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冀ICP备2021026504号-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