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和钱真理探讨一个问题,在“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中,是什么决定了野生动物迁徙的方向?
我们看到长长的动物迁徙大*,大家有没有好奇或者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到底什么力量在引领着这些动物随着季节变化,准确的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外一个地方?
《动物行为:动物的迁徙》一书的作者格雷特尔·舒勒认为动物迁徙有的靠头脑中的磁石导航,有的根据光线定位,还有的单凭嗅觉就能返乡。凭借这些“工具”,这些动物能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外一个地方。
我们人类虽然没有像这些动物一样壮观的大迁徙,但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股市中,各种热点炒作却一点都不少。今天半导体,明天石墨烯,后天新能源汽车。那又是什么影响或者决定了人类这些热点的“迁徙”呢?
赚钱效应。
生活中,这些炒作其实都是想吸引更多人的加入这个群体的炒作之中,动力就是之前加入的人赚到了大钱。这种炒作不止局限于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报价的股市,还包括房地产、艺术品、保健品,甚至大家想不到的消费品。
提到消费品,大家会都会从产品的口味出发,分析产品的好坏,但是产品的还坏其实真是见仁见智的。毕竟消费品与技术不同,很多年前,人们通过电报来传递信息,现在通过手机来传递信息,这是实实在在能感知到的差距。
但很多时候,消费品的差别几乎无法辨别。
举个例子,请加多宝的老板,鉴定加多宝、王老吉、和其正,可能都无法准确辨别出来。
同样的白酒,我给你一杯酒,你喝了觉得是一瓶,但可能是20元一瓶;你觉得是20元一瓶,但可能卖元一瓶。
同样的奶粉,我给你一勺,你试了觉得是元一罐,但可能是元一罐;你觉得是元一罐,但可能卖元一罐。
同样的饮料,我给你一瓶,你试了觉得是2元一瓶,但可能卖6元一瓶;你觉得是6元一瓶,看可能只卖2元一瓶。
过去很多人觉得一款产品的成功是产品决定的,因为产品的好坏决定了消费者会不会选择购买。但其实这些年因为消费品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这种格局已经发生改变。这就如同现在的国产手机,产品质量已经可以和苹果抢份额了。
所以在我看来,现在的一款消费品能否成功,更多的在于这款消费品是否具有赚钱效应。具有赚钱效应的产品,更多的人会加入到这个销售链条中。没有赚钱效应的产品,即使消费者会选择你,整个渠道也不一定会帮你推。
我们来看看三个简单的案例。
1.红牛和乐虎。在很多人的眼里,红牛是品牌,但是如果红牛给渠道压榨的够厉害,那么渠道为什么一定要卖红牛,毕竟红牛和乐虎的味道差不多!
2.加多宝和王老吉。在傲慢的加多宝和加多宝粉丝眼里,王老吉不可能给亿销售的加多宝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前段时间有关加多宝的报道,相信大家看出了加多宝的什么问题。
3.OPPO、VIVO和小米。拿到OPPOR9的朋友没觉得这就是赤裸裸的抄苹果吗?这年头哪个手机不抄苹果。不过,不给渠道足够的利润,同样是抄袭,渠道就是你的敌人,不会推你的产品,雷布斯也陷入了OPPO和VIVO汪洋的人民战争之中。
从以上三个产品我们看到,一个产品能够成为非常强大的品牌,除了宣传以外,一个非常大的因素就是赚钱效应。有了赚钱效应,才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生态圈中,更多的人会像消费者推销这款产品,这款产品最终会到达更多的消费者手中。
当然,这种效应可能会完全失控,我们会看到一种量价齐升的现象,最终我们会看到荷兰郁金香、英国南海等泡沫事件。
现在你应该知道消费品渠道控价的重要性了,如果价格无法控制,要么串货到 赚不了钱没人愿意卖,要么最终以泡沫破灭的结局收场。
现在回到白酒,如果你是多年以前的大野新建酒厂(劲牌的前身),面对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绝境,你是劲牌的老板,你要怎样做才能让公司起死回生。
在湖北,有众多的白酒品牌。如果你是一个新的白酒品牌,在别人渠道已经搭建好的情况下,别人的渠道是不会卖你的产品的,因为渠道通过卖别人的产品已经具有赚钱效应。
这种情况下,你有4条路可以选择:
产品卖得更贵,让原有的渠道赚更多钱;
产品卖得便宜,让原有渠道卖更多的货;
产品进行差异化,让原有渠道赚额外的钱;
卖类似的产品或者差异化产品,找新的渠道去卖,让他们赚钱。
第1条路基本死路一条,因为卖得更贵,消费者基本上不会选择你的产品,让原有渠道赚更多的钱是你一厢情愿的。
第2条路属于 路线,基本上未来是被消费者抛弃的对象,因为卖的便宜的一般都不是好货,即使你的产品是好货。
最终大多数公司会选择第3、4条路。
劲牌选择的是第3条路,主动放弃白酒主业,另辟蹊径进*保健酒。相信这些年,我们在市面上看过很多的保健酒,有椰岛鹿龟酒、竹叶青酒,但是我觉得产品外观上,真的和劲酒有差距。
通过产品改革, 代劲酒一经上市便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也使得劲酒成为专注小品类的成功案例。有了成功案例,就意味着有了赚钱效应。
看下面劲酒的经销商的采访我们知道,在劲酒生态链中的经销商不但具有赚钱效应,还能与劲酒合作的很愉快,当然合作愉快的前提是能赚钱。
在前面我们探讨了,一款产品的成功背后是一定要有赚钱效应的,如果没有赚钱效应,是没人给你推的。这里你千万不要认为消费者是上帝。
一旦有了赚钱效应,我们会看到公司的业绩就如同做了火箭一样。5年劲牌的总收入才9亿人民币,到年劲牌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85亿,为*府贡献了23.24亿的税收。
中国保健酒联盟的数据显示,年,保健酒市场的年平均产值已达亿元左右,已成为国内酒业公认为继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之后国内酒业市场的第四大市场。
由于劲酒的带动作用,整个保健酒行业的市场从1年的8亿到目前的亿的市场规模。
很多人可要质疑了,保健酒确实喝了很有好处啊。劲牌能做到85亿的年销售的前提是在于此。确实,不敢否认,保健酒对于人的身体有帮助。但是对于人的身体有害的白酒可是5,-6,亿的市场啊。
所以,我觉得消费品不只是简单的消费品,饮料不只是简单的饮料,白酒不只是简单的白酒,保健酒也不只是简单的保健酒,他们能成为品牌,成为被人们接受的品类,一定有它们独到的属性。
当然,有一个属性它们共同拥有:赚钱效应。
钱学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