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朋友都听过徐文兵老师讲的《*帝内经》,里面经常会提到一些人们非常熟悉的日常油盐酱醋茶,其实徐文兵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就注重饮食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自己经常下厨做美食!现在由于工作忙,生活压力大等因素,有很多朋友对吃喝并不讲究,事实上学会吃喝是一门大艺术,跟心态的调整不相上下。这些看似不关痛痒的小事,却件件与你的健康问题相关!
食疗又称食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
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
食疗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食疗文化源远流长,食疗是一种长远的养生行为。以前的人通过食疗调理身体,现今的人通过食疗减肥、护肤、护发。食疗是一种健康的健体之道。
更经典的说法是:食物是人类治病 的药品,食疗就是用食物代替药物而使疾病得到治疗、使细胞恢复功能、使人体恢复健康。高级均衡营养素能增强细胞营养代谢功能,使细胞获得了强大的能量;同时能激活细胞健康免疫基因,使细胞免疫活性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成倍增加;能使免疫细胞有能力释放大量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直接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病*,直接中和清除被细胞吸收的物理化学物质;强壮的免疫细胞可直接吞噬病死的细胞和废弃的代谢物,帮助功能低下的细胞恢复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有医药之父之称的希波克拉底说过:药物治疗,不如食物治疗,食物是人类治病的 药品。他相信人体天赋的自然免疫力是疾病真正的终结者。
经常都听到有人在说食疗,似乎现在关乎食疗的话题更加的多了。食疗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的饮食种类针对性的对身体进行营养补充和疾病的一些预防治疗,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是利用日常食物含有特质来调节人体的各项机体功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详细的食疗方面的知识。
延伸阅读:体质学说与养生
一、食疗是什么
食疗主要是通过日常针对性的吃一些食物对身体进行营养补充和疾病的一些预防和治疗。
二、食疗是什么,这些种类你一定要知道
1.糊类食疗物
主要是把食物制作成粉末状态并经过一些特别的制作方式加工食用的食物。比如有五谷粉调成糊状食用,以及一些药材食物打成粉末状态搭配其他食物食用都是属于糊类。
2.粥类食疗物
粥即用米加水煮制而成,如加入药物同煮便称作药粥,亦可将适量药汁兑入粥中供病人服用。它包括了食疗与药疗的双重效果。如干姜是中医用于温中散寒的药物,但无补养作用,只适用于里寒之症;粳米或糯米可以健脾益气,却没有散寒力量。若用干姜与米合煮粥服食,就成为具有温补脾胃,治疗脾胃虚寒的食治良方。又如用糯米煮成粥,在煎煮时加入适量葱、姜,煮熟后兑入一小杯醋,既能治疗感冒,又能防感冒,经常食用怀山药粥可以增强体质等等!由于谷米煮粥,加入药特别是补益性的药粥,可以正常当作早餐或点心食用,既可充饥,又作食治。粥类食品简便易行,在古今食疗中用的最多。
3.羹类食疗物
主要是把一些食材制作成浓稠汤液状态来食用的,比如:把一些肉或者蛋、海味等一些食物为主材,熬汤食用。比如:常见的百合银耳羹,就是 代表性的食疗物,而且百合银耳羹可以起到很好安神健脑的功效,食疗效果非常好。
3.茶类食疗物
又称“代茶饮”,是指含有茶叶或不含茶叶的药物,经粉碎混合而成的粗末制品(有些药物不经粉碎亦可)。一般不用峻猛或过苦的药材。药茶用开水沏后或加水煮后,即可象日常饮茶一样频频饮之。如治疗风寒感冒的姜糖茶,即由生姜、红糖组成。又如菊花茶,即以中药菊花用水沏后频服,可治头晕、目眩,具有清热、明目之功。
4.酒类食疗物
说白了就是药酒就是直接用中药性质的药材和白酒泡制而成的,药酒可以很好的通血脉、去身体里的寒气等功效,比如常见的有枸杞酒、人参酒、鹿茸酒等一些家常的保健酒,都是非常不错的食疗选项哦。
延伸阅读:关于姜枣茶
小米食疗古方
山药的6大养生功效……
这些吃的东西对于身体而言,只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要期望与我吃了几天认为好的食材,身体就会有什么明显的变化,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是针对性的治疗食用会有明显效果!我们经常会说合理饮食,乐观心态,坚持运动,持之以恒,我们尽量把这些药食同源的食物能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做到生活日常化!运动必不可少,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功去坚持,一年二年后看看结果,身体是不会欺骗你的!是不是以前都没这么系统的了解过这么完整的关于食疗方面的一些知识啊,食疗关乎于人体健康。被很多养生人士推崇,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食疗的强大了。日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