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乱象丛生,已经成为中国蜂蜜产业的痛点。也让很多蜂农因无法用真蜜与之抗衡,便放弃养蜂,蜂业后继无人。另一方面,由于谎言遍地,造假售假大行其道,严重损害了行业的发展。我们戳破甜蜜的谎言,就是想让这个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百姓的健康造福。谎言之低温浓缩蜜不会影响营养水蜜通过浓缩加工成为浓缩蜜的现象,被消费者知晓之后,有很多厂家发明了低温浓缩技术,声称此技术没有破坏蜂蜜中的酶值,只是破坏了结晶核而已,营养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只想说,这些本来就是废话,水蜜是未成熟的蜜,未经过工蜂次的吃吐反应过程,基本还是花蜜的状态,花蜜是蜂蜜吗?本来营养成分就少得可怜,高温和低温加工也没有多少区别了。谎言之9块9包邮茅台镇的酒有9块9包邮,蜂蜜当然也有,居然会有人买单。9.9元包邮的克蜂蜜,我们拆分9.9你看看:快递费4元+塑料瓶0.8元+快递盒0.5元+气柱(也叫防摔内衬)0.5元+打包费1元,那么蜂蜜的价格就是3.1元,食品级白糖市面价3.5元/斤,难不成你用工业级白糖来做的蜂蜜?买的人心真大,你买假老鼠药,老鼠不死罢了,你买9.9元的蜂蜜,你的消化系统是不锈钢做的?谎言之珍稀蜜种你把刺玫蜜说成玫瑰蜜,把苕子蜜当雪莲蜜我们都忍了,因为你是在打擦边球,毕竟刺玫也叫野玫瑰、苕子也叫雪脂莲。可是你为了利润,把没有蜜腺的植物也能做出蜜来,我们就无法忍受了,银杏有蜜吗?桂花有蜜吗?别再给这个伤痕累累的产业撒盐了。谎言之高营养的土蜂蜜土蜂蜜营养价值一度被封为神蜜,能不能尊重一下科学,蜂蜜属性只和蜜源植物有关,和蜂的种类没有任何关系,一只小小的蜜蜂,它的密囊不是百变金刚,意蜂、中蜂、黑锋、崖蜂都是一个生理结构。目前国际上没有任何权威机构临床证明蜂的品种决定蜂蜜质量。“不要问是什么蜜蜂,只要本身健康,采到无污染的蜜源、可以自然成熟到封盖的就是好蜜。”谎言之麦卢卡麦卢卡蜂蜜作为新西兰的进口蜂蜜,在中国可谓火得一塌糊涂,也为国内蜂蜜乱像加入了国际元素。现实情况你可能不知道,新西兰每年大约出产吨麦卢卡蜂蜜,只在英国销售就有吨,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销售1万多吨标注为麦卢卡的蜂蜜。对于麦卢卡蜂蜜,既没有新西兰官方的验证检定方法,也没有官方分级系统。尤其要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是,新西兰官方从未确认麦卢卡蜂蜜有任何功效或治疗作用。谎言之根据颜色分级国际市场上把蜂蜜的颜色分为7个等级,然后很多人就把他作为至理名言。并且认为浅色蜜的质量高于深色蜜,其实这个分级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蜂蜜的色泽主要由花蜜色泽决定,不同的植物其花蜜的色泽存在着不同,如椴树蜜的雪白色、百花蜜的琥珀色、荞麦蜜的棕黑色等。同时花蜜的色泽还受各地的土壤结构,矿物质含量等影响。导致同种花蜜在不同的地方,也出现一定差异。因此同种蜂蜜由于来源不同,颜色也会有深浅,如甘肃的洋槐蜜是水白色,山东的洋槐蜜是淡琥珀色。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蜂蜜颜色的深浅不是判断蜂蜜品质的标准。从商品价值衡量,色泽浅、气味芳香馥郁、浓度高,新鲜或资源稀少的中药花蜜价值高;从营养角度衡量,则是天然色泽较深、新鲜、浓度高和来源植物有独特保健作用的为佳。其实相对于单一蜜来说,还分寒性及温性,而百花蜜是中性,百花蜜采于大自然田野中的百花丛中,集百花之精华,是多种花蜜酿成的混合蜂蜜,反而是蜂蜜中的上品。
蜂蜜产业乱象大起底
发布时间:2025/3/19 10:42:22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