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上证指数以小阳报收,对偏多操作有利。但创业板指的周线是小幅调整态势。股市元老叶国英认为,大盘调整已经尾市,跨年行情可期。资深证券专家石建*认为要利用指数的波动,切换好操作的节奏,是年内操作的主要策略。
龙虎榜方面,葛老大2亿大买天齐锂业!北向资金净买三一重工格力电器3亿级别;机构大买泰坦科技。九号公司等龙虎榜比较豪华。
石建*:切换好操作节奏是年内主要策略
叶国英:调整已近尾声跨年行情可期
贺宛男:退市实施方案上升为顶层设计
应健中:保持仓位等待春播
老怪中国:即将迎来百花齐放的新周期!
杨德龙:布局优质白马股迎接
皮海洲: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需法制保障
水皮:矛盾无处不在
石建*:切换好操作节奏是年内主要策略
作者简介:资深投资分析家、中国资本市场第一代技术分析专家
本周上证指数以小阳报收。周线上看,指数和均线系统都对偏多操作有利。但创业板指的周线是小幅调整态势。
各位是否注意到了这样一种现象?上周创出年内新高的几个分类指数中,创业板50指数、中小板指以及深证成指都在本周重新回落至区间震荡的箱体内。也就是说,从形态分析的角度看,创业板50、中小板指以及深证成指,对于横向区间震荡箱体的突破并不真正有效。也就是说,这几个指数的创新高在技术上可以看作是假突破。箱体震荡的态势并没有真正的改变。
相对而言,沪深指数的走势表现稍好。在上周走出横盘箱体之后,本周收盘维持在箱体上边线的上方附近。显然,沪深成分股在本周的市场表现中要明显优于其它大多数股票。
这实际上反映了这样一种市况:市场主流资金正在减仓前期累计涨幅很大的消费电子类科技股而转向了所谓顺周期类的板块。这与我们在实际市场中观察到的不少消费电子类个股的明显下跌的现象是一致的。表明:机构资金正在加紧调仓换股。
从市场的实际情况看,有色、*工是本周市场最大的资金流向所在。其热度基本代替了前期已经被反复炒作的汽车股。
有色板块的表现,应该说还是有着较为清晰的逻辑的。作为最大的经济体,国内经济数据率先恢复,资源类周期板块业绩回升,铝、钴、钼等的价格上涨,反映在相关个股的股价上也是正常合理的。但是,*工板块的持续性逻辑如何,还有待观察。虽然,一些*工股的业绩预期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毕竟*工股的整体估值偏高,有多少持续性还是需要分析的。对于个股的选择,也许更重要些。
我们还注意到,除了有色等周期板块外,银行和保险板块也已纳入机构的视野中。从大资金尤其是保险等机构资金的角度看,时近年底,即便是分红需求,将银行板块纳入视野也是有很大的安全垫的。当然,银行板块今年的业绩反映肯定不如去年。不过,作为一种合理的预期,明年银行板块的业绩再度提升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现在逢低配置,明年初应该能够有所回报。而保险板块,尤其是最有实力的大保险公司,今年的各项保费收入和资产管理的收益也必定会反映在股价上。适当低吸正当其时。
就上证指数的分析而言,近期走势恐怕还是取决于沪深以及A50期指。尤其从A50期指的走势来推断,上证指数的震荡上行在月底前后再度受阻的概率很大。也就是说,虽然沪深还会小幅震荡走高,但上证指数还是难以真正走出已经横向震荡四个多月的箱体区间。并且,根据我现有的分析情况来看,我预判,大盘进入11月份后,其后两个月,上证指数大概率还将再度考验箱体的下边支撑点一带。
这里,有必要再将我上周五的文章观点重复一遍:“上证大盘大概率还将主要在-点的箱体内来回震荡两个月。如果有所破位,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一个阶段内,很可能都是假突破”。利用指数的波动,切换好操作的节奏,是年内操作的主要策略。
叶国英:调整已近尾声跨年行情可期
作者简介:市场资深人士,上海股市元老
浸淫股市三十余年,回忆成了我宝贵的财富。
想起初入股市时,面对那些称谓,什么股评家、什么专家、什么大师,甚至什么股仙、股神,总会情不自禁地暗暗自喜、洋洋自得,有时更会在名片上印上许多头衔以显尊贵。现在想来可笑且可悲,笑自己不知轻重,悲自己学识浅薄。股海深不可测,风云变幻无穷,岂能班门弄斧、公前舞刀?
中国股市三十余年有谁能称家、称师、称仙、称神?因此,岁月教育我应始终怀着敬畏与感恩之心,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去研究,去谦虚地向同行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所以,今后我将对股市的一点想法,不作“评”、不作“论”,只以“聊”的形式,与股友做点交流。
长年炒股的习惯,使我养成将“复盘”作为必修课。从叶氏系列分析:自8月18日上证指数点回落调整以来,日K线已呈三重?形态,//,成区域性底部支撑。周K线旗形整理己近21周重要周期。随机指标、趋向指标及均线指标均己逐步修复,.8点的缺口虽然仍有补缺之嫌,但消息面利好频出,RCEP签署、“十四五”规划的颁布、我国6G卫星发射、10月GDP的稳定增长,上海浦东改革而立之年等等,都将使连续日K线四阴之后的弱势产生企稳反弹的走势。从大局而言,整体上升趋势并末改变。即使反弹之后还可能回落,但整个调整已近尾声,随之而来的跨年行情亦是值得期待。
当前市场热点频换之多、涨跌速率之快,符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色,秒变、秒杀、秒冲乃至秒崩,犹如六月小儿脸,说变就变。黑马股与白马股、高价股与低价股、成长股与价值股,此起彼伏。前些时日,深市实施创业板20%升幅之初,成交量超过沪市。近日大盘蓝筹股启动,在“煤飞色舞”之下,沪市成交量反超深市,市场盛行“变脸”,你不看也得看。市场唯一不变的原则是“变”。市场永远是正确的,作为投资者不可能改变市场,只能去适应市场,这更需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冷静和“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
当然,道理很简单,现实很骨感。一个月前朋友曾各荐一股,一个月后查看盘面,可谓落花流水、零落凄冷,难见寒梅独开、鹤立鸡群之景观,自叹高人不高、专家不专。借用电影《地道战》中一句台词“不是水平不高,而是主力太狡猾”。当然,一时之强弱难作定论,长线是金也未可知。但短线而言,难免徒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之叹!其实,聪明者可以用傻瓜做法,“月亮走我也走”,跟着抱团的基金主力,参考三季报,抓住盈利头部公司即可。其次是“十四五”规划的头部重点,新能源(汽车)、新*工(无人机)、新消费(白色家电)、新科技(半导体)、新医药(疫苗)。抓住这两个头部就是提纲契领、纲举目张。在操作策略上或可游击战:打一枪换个地方,积小盈为大盈,挣小菜钱到挣大餐钱,最后来个满汉全席,岂不乐哉!
年己剩最后一月,面对在疫情肆虐、企业存亡、灾情中不幸遇难的人,我们除了默哀、忧伤、同情之外,一日三省吾身,惮中自悟,深感活着的代价和活着的价值。在难以预测的天灾人祸之下,生命是何等脆弱,何等渺小、又何等珍贵!面对浩浩苍穹、茫茫大海的无穷无尽,所需是何等微薄、何等瞬息!所以,年幸存者都是赢家!活着就是价值的最大体现。股市中人如果有可比性的话,那么不是比谁的资金多、股数多、股龄多,而是看谁活得长。
贺宛男:退市实施方案上升为顶层设计
作者简介:资深股市专家,著名财经评论家
近一个月来,关于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讲话和文件,推出级别和密度之高,前所未有。
先是10月上旬,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紧接着10月底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强调提出,提高质量的前提是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
继而,11月2日,深改组审议通过《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意味着资本市场这一具体的退市实施方案,已上升为顶层设计。
深改组(后改为深改委)是年成立的。由这一级别最高的改革领导机构,审议资本市场的某一项改革实施方案,印象中就两次:注册制和退市机制。
回想一年多前,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此后,科创板率先试点注册制,从去年7月首批22家科创企业上市,迄今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达家,累计募集资金近亿元,合计总市值超过3.5万亿元。
随之,今年6月起,创业板增量+存量,同步推进注册制,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迄今不到半年,实施注册制后新上市创业板公司近50家,顺利募资亿元;更重要的是,为全市场推进注册制创造了条件。
由顶层设计审议推出“退市机制实施方案”,释放的第一个重要信号是,实施方案重在实施。
严格退市将不再着重于造声势,不再局限于小修小改的又是“史上最严”、又是“退市新规”,又是两天前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孙念瑞提到的所谓“升级版退市”等种种条文上。接下来的退市公司恐怕不是几家、或者十几二十家的层级,资本市场的生态也不会停留在过去30年,发股上市多家,退市不足家的状态。
据报道,孙念瑞的“升级版”,要点是“不单纯考察企业盈利性,而是同时注重持续经营能力”。其实,注册制后创业板退市就有三大类指标,包括交易类指标、财务类指标、规范类指标,而不仅仅是盈利指标。
就拿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之一,即“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一亿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一亿元”为例,略作统计,今年三季报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截止三季末为0.7亿元)的创业板公司就有十来家。
如吉艾科技,亏损4.4亿、营收-6万;ST天龙,亏损万、营收万;邦讯技术,亏损万、营收万;宝德股份,亏损53万、营收万;保力新(原名坚瑞沃能),亏损万、营收万;聆达股份(原名易世达),亏损万、营收万;中科海讯,亏损7万,营收万;达志科技,亏损万、营收万;文化长城,亏损万、营收万;ST乐凯,亏损万、营收万;等多家企业。
另外,“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截止三季末也有两家公司:天翔环境,净资产-17.42亿元;佳沃股份,净资产-2.2亿元。
到年报出来,这些符合强制退市指标的公司,要不要退市,会不会退市,将是考量“退市实施方案”是真的实施了,还仅仅是开开会、造造声势的重要标尺。
由顶层设计审议推出“退市机制实施方案”,释放的第二项重要信号是,全市场要推进注册制,必须全面落实退市实施方案,即核心在于‘入口’和‘出口’双向的市场化。
同样以最近一年(注意:是一年,不是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的强制退市指标为例,三季末亏损且营收低于0.7亿的就有(不计科创板亏损上市公司)90来家。
如*ST圣莱,亏损万、营收万;*ST金钰,亏损6.57亿、营收万;*ST博信,亏损万、营收万;*ST天首,亏损万、营收万;*ST长动,亏损1.2亿、营收万,等等。
最近一年净资产为负的有40家。如*ST飞马,净资产-.78亿元,*ST利源,净资产-62.8亿元,*ST金贵,净资产-27.84亿元,*ST金洲,净资产-23.43亿元,*ST节能,净资产-21.99亿元,*ST赫美,净资产-19.05亿元。
眼看年即将过去,可如果全市场实施注册制——相信这个时间不会很长——很可能面临退市的这些公司,如今却像没事人一样“正常”交易着,有的股价还在10几、乃至20几元。
一个注册制,一个退市制度,从,到金融委、证监会,均已将二者放在“并驾齐驱”的地位。“十四五”期间,未来五年,资本市场主要抓什么?就是注册制和退市制度这两项改革的关键抓手,就是注册制和退市制度这两项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基础制度。
应健中:保持仓位等待春播
作者简介:股市元老,著名财经评论家
临近年末,各类机构都准备做年末的收盘作业了,上市公司开始琢磨年报,基金琢磨保住今年的胜利果实,拟上市公司快马加鞭争取挤入今年上市的快车道。各路机构熙熙攘攘,大盘走势温吞乏力,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在年末市场中操作,在临近年末的一个多月中,在当下这个指数点位,赚不了多少也亏不了多少。
临近年末,有几个市场现象值得